当前位置:首页 > 粉丝聚集地

【课程讲座纪录】编曲后制过程:Go Chic-DJ Sonia

延续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开设的课程《流行音乐产业概论》(Introduction to Popular Music Industry)课程,本学期课程由电子音乐为题,讲座纪录邀集电音业界资深DJ、编曲专业制作人担任讲师,后制从电音史到硬体(合成器)介绍及教学,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制作电子音乐、课程学习编曲要领,讲座纪录并进行成果发表。编曲

【课程讲座纪录】编曲后制过程:Go Chic-DJ Sonia

本次由财团法人台北市荻生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后制邀请讲师“Go Chic-DJ Sonia”分享编曲的过程后制过程。(以下为讲座内容)

编曲完成后就会进入后制阶段,课程此阶段分工细且每项流程都非常专业,讲座纪录虽然不是编曲每次制作都会接触到各项流程,但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在业界一般的后制音乐制作流程内容:

  • 制作人(Producer):制作人需要统合整个团队的工作,因此必须清楚制作流程的过程各项步骤,能够协助彼此沟通,才能做出大家想要的作品。
  • 词曲作者(Song Writer):有些歌手本身就会自行作词作曲,若不是创作型歌手,就会跟专门写词曲的人邀歌。
  • 编曲者&录音乐手(Arranger,Composer&Musician):完成词曲之后,就会请编曲人为词曲做编曲,或找乐手录制一些音乐效果进去歌曲。
  • 录音工程师(Recording Engineer):歌曲完成后会请歌手进录音室录音,这时候录音室就会有一位很重要的录音工程师,他要知道如何摆放麦克风位置、录出来的声音是好品质等,有时也需要剪接与修整音乐。
  • 混音工程师(Mixing Engineer):录音完成后会交给混音工程师,若混音做得好,可以凸显作品想要表达的声音,混音师通常耳朵听力很好,听得出来细部问题。
  • 母带后制工程师(Mastering Engineer):混音完成后会进入母带后制的阶段。有人说擅长mastering的人,前面几个阶段的工作都能胜任,因为这是个很精緻的工作,母带会呈现出作品最后的品质跟风格。
  • 后制(Post Production)是你在完成编曲后要做的事情,使你作品更加完整。

    Photo:pixabay

    像是我们会调整每个音轨的瑕疵(音準、时间校正、消除杂讯等等),以及加上Automation、 Mixing、 Mastering。

    • 「Automation」,是在时间线上制造声音的变化,让歌曲更加有情绪,可以利用Return track把同一个效果传送到不同的音轨,而所有参数都可以做automation,大家可以尽量尝试。
    • 「Mixing」,要把觉得重要的声音放到正确位置,听起来似乎简单,但这件事会取决于你的作品最后听起来的样貌,需要取捨每个声音乐器,找到平衡,不要互相打架或被掩盖,每个声音都清楚在正确位置,才能传递整首歌的能量。

    不同曲风的混音风格也不一样,因此可从音量、相位(pan)、EQ着手调整,另外还有压缩器(compressor),它是很好用的东西却也很难理解,它可以减低音量动态,在太大声的时能把声音调小一点,太小声的时可以把声音调大,有时候可凸显声音的某些特质,side-chain也是利用compressor的特性去做,是舞曲常用的技巧,用来躲过相同频率。

    • 「Mastering」确保整首歌频率与动态的平衡,我们会在mixing完成后,在整个立体音轨上做调整,确保专辑里每首歌之间的连贯性,mixing完成时普遍音量会放在-6bd左右,在mastering的过程才会把音量做到满。

     

    资料来源:荻生文化艺术基金会

    文字整理:荻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乐手巢编辑部

    想要最即时的音乐资讯吗?快来加入乐手巢LINE@生活圈

    【课程讲座纪录】歌曲结构分析:Go Chic-DJ Sonia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