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代金曲

Mastodon重金尬白鲸,《Leviathan》神秘用典大乱斗

许多拒重金属于门外的重金人,往往将粗暴的尬白音律与视觉诉诸野蛮人的情绪宣洩,毕竟摇滚乐最讨厌各种闪烁的神秘欲言又止或甜腻沾粘的暧昧。不过,用典再怎么粗枝大叶的大乱斗汉子还是会收拾起直白,布下线索供大家联想、重金超译,尬白催生微妙的神秘主题意境,「概念专辑」就是用典在玩这种创作游戏。看看Mastodon《Leviathan》唱片封面,大乱斗你能打捞出几个典故呢?

Mastodon重金尬白鲸,《Leviathan》神秘用典大乱斗

▲美国重金属乐团Mastodon(大只佬)于2000年创立,重金团员包括贝斯手Troy Sanders、尬白吉他手Brent Hinds、神秘吉他手Bill Kelliher、用典鼓手Brann Dailor,大乱斗由Bill以外的团员共同演唱。

2004年Mastodon发行概念专辑《Leviathan》,该作取材自美国最伟大长篇小说之一《白鲸记》(Moby-Dick),专辑名称译为「利维坦」或巨灵,典故出自《希伯来圣经》,意指接近鲸、鳄鱼、蛇的大海怪,在希伯来语亦有「扭曲」或「漩涡」意义。由艺术家Paul Romano设计的唱片封面艺术也围绕惊涛骇浪激发狂想。

其实封面的白鲸特写仅是画作的局部,展开全图可以发现鲸鱼头上有孤岛,岛上伫立白色巨塔,一轮巨大满月散发吞噬的狠劲在背景虎视眈眈,画面左右两侧各有乌云、浪潮、神祇及神秘海洋生物平衡出对称美学。乍看下,颇有几分迷幻世代模拟印度宗教艺术的华丽手笔。

▲Mastodon 2004年专辑《Leviathan》,封面由艺术家Paul Romano 设计。

究竟《白鲸记》对乐团有何深刻意义呢?其实一切都归功于鼓手Brann Dailor长达30小时的长途飞行,在数万英呎高空的百无聊赖中,他身边仅有的依靠就是这本Herman Melville 1851年写就的小说,恰好海洋概念也可对比Mastodon 首张专辑《Remission》的火焰主题。艺术家Paul Romano是乐团的老搭档,包括2001年EP《Lifesblood》、2002年专辑《Remission》,以及Trivium、The Red Chord、Hate Eternal⋯⋯等乐团的专辑艺术都曾交付他设计。「Brann从某处机场打电话跟我说:『我刚刚读了《白鲸记》,你应该读一下,我想我下张专辑会从这里取材。』」

《白鲸记》是美国高中的经典教材,来自费城的艺术家不仅阅读小说,还进一步研究相关评论,他到图书馆找启发作者的小说《Narrative of the Most Extraordinary and Distressing Shipwreck of the Whale-Ship Essex》(Owen Chase着),以及比较神话学家Joseph Campbell的着作《The Mythic Image》延伸阅读,使尽浑身解数连结世界各地有趣的文化象徵。

▲Mastodon 2004年专辑《Leviathan》封面艺术展开图。

图像中的白色巨塔以16世纪荷兰画家Martin Heemskerck绘制的埃及「法罗斯岛灯塔」(Pharos of Alexandria)为本,该塔于西元前268年落成,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480年因地震倒塌。翻捲的波涛显然取材自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神奈川沖浪裏》。上半部左右有挥舞着鱼叉的印尼木偶。仔细看白鲸头部,细腻线条勾勒的眼镜蛇意象取材自印度教神祇舍沙(Shesha),祂又称阿难陀龙(Ananta),象徵无尽与永恆,是毗湿奴(Vishnu)的重要随从。为海怪加上蛇冠代表艺术家融合出「白鲸神」创新意涵。

▲16世纪荷兰画家Martin Heemskerck绘制的法罗斯岛灯塔(Pharos of Alexandria)。

▲19世纪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着名版画《神奈川沖浪裏》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

▲印度教神祇毗湿奴身后为侍从阿难陀龙,形象为千头眼镜蛇。

▲《Leviathan》特别版封面。

全球暖化日益严重,北极融冰早已不是新闻,人类自作自受的生态浩劫,希望能出现全能的海怪大神协助收尾。(没错,本文就这样勉强地与暴雨的8月一同收尾。)

撰文:蔡舒湉

来源:revolvermag、livescience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