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专题

摇滚画伯Bob Dylan,两张封面自画像与画展心声

每当自在无拘的摇滚Bob Dylan执起画笔,他总扰乱一池春水,画伯故事从2011年说起,两张当时他在纽约上东区画廊Gagosian Gallery举办名为「The封面 Asia Series」(亚洲系列)的个人画展,内容纪录狄伦游历日本、自画展心中国、像画越南、摇滚韩国的画伯所见所闻,以油画重塑视觉之旅。两张然而,封面此展部分作品画面元素、自画展心构图、像画色彩配置,摇滚被指出几乎仿效其他摄影师的画伯影像作品,引发艺术界譁然。两张

摇滚画伯Bob Dylan,两张封面自画像与画展心声

护航者说,引用与借用自古以来即是诗歌与视觉艺术的惯用手法。Bob Dylan本人则回应:「我作画多半取材自现实生活,也必须从那里开始。真实的人、真实的街景、幕后场景、真人模特儿、绘画、摄影、舞台布景、建筑、网格、平面设计⋯⋯,极尽所能地让它发生作用。我用很多不同方法尝试带出复杂场景、风景或性格冲突。自始至终我心中自有因果关系,但必然要从有形的事物开始。」

▲1980年代的Bob Dylan。

民谣诗人热衷绘画可追溯自70年代,1970年Bob Dylan发行第10张录音室专辑《Self Portrait》,当时收到《滚石杂誌》记者Greil Marcus的严厉批评,文章开头就砸下一句「这什么狗屎?」(What is this shit?),不是嫌弃封面自画像不堪入目,而是对音乐的歌词内涵失望,如太过「友善」、缺乏雄心壮志、扬弃时代精神。

▲Bob Dylan 1970年专辑《Self Portrait》,封面採用他的自画像。

2013年Bob Dylan团队整理1970年《Self Portrait》、《New Morning》专辑的原始录音档,发行第8张私藏录音系列《The Bootleg Series, Vol. 10 – Another Self Portrait (1969-1971)》,专辑命名「又一张自画像」,当然,封面他也再度挥洒了一次自己的肖像,更邀请当年批判火力威猛的Greil Marcus撰写乐评,幸好本次掳获好评,褒扬纯正的《Self Portrait》歌曲意象鲜明、引人入胜,剥除额外叠加的声音与效果后,音乐就会说完全不同的语言。

▲Bob Dylan专辑《The Bootleg Series, Vol. 10 – Another Self Portrait (1969-1971)》封面。

2016年Bob Dylan受哈尔西恩画廊(Halcyon Gallery)之邀绘制美国地景,并举办展览。他在《Vanity Fair》杂誌撰文说明,展出的画作意象明确,不带实验性或探索性,使用水彩、油彩媒材表现时几乎不带情绪,这是为了凸显真实,不做理想化诠释,尝试将画作「去个性化」,剥除它们的假象。

「我相信通往未来的关键是残留的过去。你必须先熟习你个人的时间惯用语法,才能拥有现在时态的任何身份。你的过去始于你出生那天,假使无视这点,就是在自我欺骗真正的自己为谁。」

▲Bob Dylan 2016年展览画作美国地景系列。Courtesy of Halcyon Gallery

画家Bob Dylan也为这系列画作设想原声带,与其放自己的歌,他更希望是Peetie Wheatstraw、Charlie Parker、Clifford Brown、Blind Lemon、Guitar Slim,这些「当我们聆听他们会感受到自己壮大许多的音乐人唱片。」对比前一次展览的模拟争议,狄伦也打了一剂预防针,叮咛观众不用花时间考究画中场景有几分真实度,当你亲历其境自然会看到一样的风景,「这就是使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原因。」

对照跨越43年的两张自画像,的确Bob Dylan的脸部轮廓出落得更加清楚、双眼变得炯炯有神。他就像魔术师砌扑克牌,抹一个漂亮的圆弧叠合75年灵魂层,有足够的智慧与勇气安于静默,好好地与自己的过去与内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撰文:蔡舒湉

资料来源:discogs、nytimes、huffingtonpost、vanityfair

SaveSave

SaveSave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