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吉他指板上要打点,还一定要打在那些位置?指板标记形成脉络的推论(四)
推论一:为什么先放第7格,为什位置之后变成 5-7-12 格?
Stauffer 1830年代的板上标记吉他设计,琴颈与琴身共鸣箱体的打点打那的推相接处为第12格,演奏者可借由按絃手、还定特别是指板大拇指的位置是否与琴身接触来判定是否已到达有效絃长二等分处的第12格,此时没有急迫的形成需求,在手感可以决定位置之处,脉络再多做一个记号。为什位置当相接处的板上标记位置往后退至如当今钢絃吉他主流设计的第14琴格时,在第12格作记号的打点打那的推必要性就出现了。
不论是还定使用手感感受或以记号表示,在以第12格为界,指板将指板切割为二等分后,形成对于比较常使用的脉络低把位区域做出适当的切割便是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第7格不论是为什位置以自然泛音演奏或是按絃演奏,发出的音高都是该絃空絃调音的完全五度(第三泛音),是音阶或和声中除了主音(空絃音)外与主音最和谐的音程,以其作为第 12 格外最重要的切割点非常合理。
▲ 资料来源:hyperphysics。
第7格(完全五度、第三泛音)与第12格(八度、第二泛音)之后,琴格位置等同于精準泛音节点(node)位置的下一个位置是第5格(第二个八度、第四泛音),按絃时发出的也是空絃的完全四度。使用这三个能发出与空絃呈现整数比(第12格是有效絃长的1/2位置、第7格为 1/3,第5格为 1/4,其他整数比的位置都不在琴格上)的琴格位置作为指板的分割点,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 吉他指板上第12格是有效絃长的1/2位置(第二泛音)、第7格为1/3(第三泛音),第5格为 1/4(第四泛音);琴格位置与泛音位置相同,是最容易找到或演奏出泛音的三个位置。(资料来源:wikibooks)
推论二:为什么下一个出现的记号位置是第15格?
琴身接合处越往高把位方向退缩,代表指板高把位区域越容易演奏。在吉他上,高音 E 絃与 B 絃第15格的固定音名(G 与 D)都是没有升降记号的音。在古典音乐对于音高的理解与判断顺序,是没有升降记号的固定音名(等同于钢琴较易演奏的白键)先行于具有升降记号的固定音名(钢琴键盘上的黑键),选择这个位置作为12格以上音域的第一个标记是合理的。
第3格音高与第15格音高的固定音名相同且相差八度。标记第15格之后,连带标出低八度的第3格也是可以理解的;与第5格差八度的第17格标记也可以依照同样的逻辑解释。
推论三:为什么吉他会在第9格标示,而曼陀林会标示在第10格?
直到现在,仍然有些类型的吉他会以第10格标示取代第9格。有个解释是:3-5-7-10-12这样的一个八度内标示刚好可以标记出该絃「以空絃为主音的小调五声音阶」的所有组成音。但这样的观察也可以解释为这些位置是「该絃上所有没有升降记号的固定音名位置」。以 E 絃为例:3-5-7-9-12格标记出了 G-A-B-D-E 这几个音,不但是 E 小调五声音阶的组成音,也是「应用到所有不同调音的空絃」时,都能发出「钢琴白键」音高的位置;亦即学习音乐时作为开始与标準的 C 大调音阶组成音。
但将记号设在第9格时,这样的优势就消失了:以 E 絃为例,第9格是有升降记号的 C#/Db,不再如同第10格般,在每条絃上都呈现没有升降记号的音高。
▲ 吉他指板上自空絃至第12琴格的固定音名位置。可以看见在第10格位置的所有音高都是没有升降记号的 C 大调音阶组成音,但第9格只有空絃为 D 及 G 两条琴絃仍符合此条件。(资料来源:appliedguitartheory)
在吉他指板上标记统一为第9格而非第10格的一种可能理由,是吉他上的第五泛音(空絃音高的略低于纯律的大三度),在第12格前的指板范围中,可在「极接近第9格的第8格多」位置,及「极接近第4格的第3格多」这两个位置演奏出来。虽然在电贝斯这样较长絃长乐器上演奏时就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吉他上,这极小的误差勉强可以忽略,将第五泛音的节点演奏位置视为在第9格之上。要是能接受这个说法,则3-5-7-9-12这个标记排列模式就可以理解,也可以替为什么仍然有如曼陀林或吉普赛吉他这样的乐器标记在第10格的原因:如果强调演奏泛音的可能,就放第9格,如果强调演奏具有固定音名的实音,就放在第10格。
▲ 这张手绘的吉他自然泛音位置图清楚的呈现了吉他手演奏自然泛音时的想法:将第五泛音的其中一个可能演奏位置,直接视为在第9格上。(资料来源:fundamental-changes。)
我个人对于第9格的记号位置另有个视觉上的推论:以空絃至第12格这个刚好是一个八度的区域来看,记号放在第9格将能让指板记号呈现以第6格为中心,往高低两侧「对称」分布的图形模组。纯以视觉呈现来看,具有对称性的记号位置,一定会比不具对称性的分配方式,更容易设计可能会出现在指板上的镶嵌工艺或是图形构成。
同样的,个人推测在某些琴上会有第1格标记的理由,也出自于设计或美学观点,而不是要提供另外一个定音的标记;可以见到多数包括第1格标记的记号设计,是将圆点替换为面积更大的方形等形状时才会出现。这种时有时无,出现与否的现象正可解释第1格的存在来自于美学上的理由,胜过演奏上的原因。
推论四:指板标记与调音、或是各絃间的和谐有关吗?
曼陀林与吉他分别为五度与四度调絃,但指板记号的分配几乎完全如出一辙;这解释了这些标记只为了处理各个单独琴絃上的音高分布,而不负责各絃间的和谐或调音。
会产生这种误解是来自于吉他最基础的调音法之一,是每两条相邻近琴絃间,高音絃的第7格自然泛音,会与低音絃的第5格自然泛音相同;并将这样的作法误认为所有的多絃乐器都能如法炮制的缘故。实际上,除了吉他外的其他多絃乐器多半具有一定的闷音机制,或是发音方法的不同,导致其他的多絃乐器几乎没有任何使用泛音调音的手法,在第5格与第7格的泛音也不像吉他一样是刚好相同音高。
▲ 在当今吉他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吉他指板示意图,可见指板内的3-5-7-9-12的标记排列,在第二个八度位置复制同模式继续排列的方式,已经成为唯一的标準。(资料来源:lawrencevilleguitarlessons)
结论
根据以上的推论,对于指板标记的产生、功能与如此呈现的理由,我的结论是:
指板标记是切割指板以减低演奏困难度的「辅具」,因不同理由而循序产生不同位置的标记,但起始于泛音与按絃音都与琴格位置相符的5-7-12模式。之后的其他格数标记因推论中的各种理由形成,但都只对单絃的音高与理解设计而成,指板标记不对琴絃之间的关系负责。
在当今器乐教学中使用的各种依赖指板记号计算「相对音程」的学习方式都不是指板记号设立的初衷,记号本身指示的是不同绝对音名的位置,为了标示及分割指板以利辨认而设立。
撰文:江大
🌛感受灵感不寐的音乐脉搏,乐手巢杂誌 Vol.18 「午夜台北」出刊: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8
为什么吉他指板上要打点,还一定要打在那些位置?指板标记形成脉络的推论(三)
- 最近发表
-
- 头上的房间:音箱与Headroom
- 持修首次亚洲巡演《爱》即将展开!唱响东京、曼谷、新加坡
- 苏慧伦睽违5年推全新专辑《轻重Aftersun》陈君豪、葛大为等13位顶尖创作者操刀
- 跟着 Taylor Swift 学恋爱,《泰勒丝:听她诉说歌曲背后的故事,看她引领新时代音乐传奇》
- 【Feature】音乐祭谁最时尚?Coachella穿搭特辑—名人篇::乐手巢YSOLIFE
- 〈就让我再陪你(流星雨)〉 MV连拍20小时未阖眼 8lak趁「床戏」空档直接熟睡
- 超人气新天团告五人高雄世运演唱会4/12登场 2/15拓元售票系统正式启售
- 持修首次亚洲巡演《爱》即将展开!唱响东京、曼谷、新加坡
- 什么是什么?》从根本理解你的乐器:Gibson Les Paul 篇
- 庸俗救星新专辑以『生活大小事都是一场战斗』为灵感,创作专辑《Little Battle》
- 随机阅读
-
- 小鼓鼓肚的材料如何影响音色?特殊的鼓肚材质(一)压克力鼓肚
- Karencici 2025年全新演唱会【Made For You】 i邀乐迷一起穿睡衣轻鬆看演出
- 〈BIRDS OF A FEATHER〉夺 Spotify 2024年播放量王座,Billie Eilish 称旧版「像大便」
- HowZ 情人节不谈浪漫!携手JUD 陈泳希推新歌《Falling》直视内心的黑暗
- 《Promises Don't Come Easy》百听不厌的英文金曲,那些话语萦绕耳旁宛如昨天
- 这不只是一张纸,而是浓缩回忆的时空胶囊:海报展示方法与保存全攻略
- 2024 MTV 音乐录影带大奖入围揭晓!Taylor Swift 包揽10项提名、Post Malone 9项紧追在后
- 2025年最浪漫的演唱会!Maroon 5 睽违六年重返高雄世运主场开唱
- Rickenbacker推90周年纪念款!贝斯手跟吉他手的灵魂交换
- Hole 合体在望,Courtney Love 和贝斯手 Melissa 睽违20多年一起重返录音室
- 「民歌50高峰会」高雄巨蛋暖心开唱!3小时演出 超过50首歌满足歌迷
- 「唱作天后」艾怡良 玩心大开即兴编舞 跟着一起摇摆吧!
- 动手做的客制吉他,Warmoth下单全攻略(上)
- 装饰水星致敬 Freddie,Gibson 推出 Brian May 限量签名琴 SJ
- 赖晏驹过年打牌让长辈们抓狂 田亚霍不可置信:自摸也不行吗?
- 完全不懂中文,却引来大批华语乐迷注意:评论陶喆而爆红的「声乐老师」Rozette 到底是谁?
- 奥斯卡金曲《The Way We Were》:如梦如幻的往事回忆
- 苏慧伦睽违5年推全新专辑《轻重Aftersun》陈君豪、葛大为等13位顶尖创作者操刀
- 庸俗救星新专辑以『生活大小事都是一场战斗』为灵感,创作专辑《Little Battle》
- 新时代颠覆系女团babyMINT入选「NME 100」 成为首组华语音乐团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