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粉丝聚集地

【巢圣 LIVE】明日未知的一半|集合过后

「明日未知:集合#1 UN.TOMORROW: FIRST ASSEMBLY」是巢圣场另类而严肃的音乐盛会,整个活动一连两日,明日十组不以乐种为别,未知选择同样行动方式的集合香港乐团,在香港兆基创意书院文化艺术中心表演。过后

【巢圣 LIVE】明日未知的一半|集合过后

为什么标题只有明日未知的巢圣一半?大概因为笔者只参加了一日的活动,还有以下琐碎的明日原因。

活动的未知 Instagram 帐号如是说:「今日唔知听日事;做咗先讲。」(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先做了再说。集合)它被形容为走向未知的过后声音群像,活动询问「喜欢本地音乐的巢圣你,有走遍音乐版图的明日每一个角落吗?」只是,世界上多达5000多种音乐类型,未知人越大也越难接受新音乐,集合而且听得广和作为乐迷的过后死忠态度本身有冲突,你可以没有不喜欢的东西,却不可以什么也喜欢。不同人有着不一样的习性,聆听有时不止出于欣赏角度,卖唱片的人可能每个乐团也只能够听几首歌,甚至以30秒听一首歌来争取时间;沐浴于爱河的情侣又会一整天不停重播他们的歌单,失恋的又会老远回避(或回忆?)这些歌、有些人喜欢涉猎不同范畴,有些人喜欢找寻沧海遗珠,每一个角落?不要说笑啦。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 明 日 未 知 / UN.TOMORROW(@un.tomorrow)分享的贴文

就是太少的已知与太多的未知,让人产生探求的欲望,就用「距离」来概括以上现象,另类音乐奇怪和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它存在距离,它本身存在距离,是一些较难懂的家伙;它和主流有距离,它有点讨厌主流,却一不小心又会变成主流(Nirvana 是个最佳例子),今日和明天的事也是距离,明日未知活动的宣言指出:「利用有限资源,在笔迹乾透之前,重新打开香港音乐的可能性。」既然明日未知,五十五十,就让个人意识程式进入串流没有付费状态下的随机播放,邀请身在更遥远的你们一同探索这些未知。

活动尝试带我们游走当地音乐的不同角落,根据另一份关于活动的访谈报导,策划人沈诺基(Sum Lok-kei)指出:「香港有很多很好的独立乐团」、「他们都是很正的 indie band」、「既然你我都维持到热情,那就一起搞,看看能否集合力量」,十个单位风格各异的表演单位也应运而生,当中包括 Death Metal 代表 Perish Of Empyrean、后庞克乐团 David Boring、结实配乐混搭吟唱的意色楼、实验即兴的 Butter Nut Squash Waltz、壮阔的纯乐器乐团 Life Was All Silence、英粤语的瞪鞋摇滚代表 The Crush 与 Arches 对望;充满变化的太空厕所音乐 Code、爽朗清脆的 Wellsaid,还有民谣音乐人黄衍仁也在名单上。

活动第二天下着微雨,因为场地是学校的缘故,舞台外是个长阔的操场,很自然大家就在那里避雨、休息、打交道,入场口外摆放着自制吉他效果器的在地单位,更可以试玩。

#tdi_80 .td-doubleSlider-2 .td-item1 { background: url(https://yso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image2-80x60.jpeg) 0 0 no-repeat; } #tdi_80 .td-doubleSlider-2 .td-item2 { background: url(https://yso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image3-80x60.jpeg) 0 0 no-repeat; } 1 的 2

因为未知,这些距离只有透过行动来拉近,听到类似风格后,会是继续向下挖掘的初步还是终步?正是版图不可能被走完的元素。第一个现身的乐团是 The Crush,玩的是英语瞪鞋摇滚,朋友说:「这是时下的 Shoegaze。」不以为意下只听到满辛辣的吉他和充满迴音的歌声;其后是 Life Was All Silence 在遗下的音墙努力建筑起画面;而擅长实验的 Butter Nut Squash Waltz 却把一切打破,为会场换上40分钟的即兴演出,大家都坐下来,等待下个暂停;及后出场的 Wellsaid 为群众再次聚集注意力的能量。

#tdi_81 .td-doubleSlider-2 .td-item1 { background: url(https://yso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image4-80x60.jpeg) 0 0 no-repeat; } #tdi_81 .td-doubleSlider-2 .td-item2 { background: url(https://yso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image5-80x60.jpeg) 0 0 no-repeat; } #tdi_81 .td-doubleSlider-2 .td-item3 { background: url(https://yso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image6-80x60.jpeg) 0 0 no-repeat; } #tdi_81 .td-doubleSlider-2 .td-item4 { background: url(https://yso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image7-80x60.jpeg) 0 0 no-repeat; } #tdi_81 .td-doubleSlider-2 .td-item5 { background: url(https://yso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image8-1-80x60.jpeg) 0 0 no-repeat; } 1 的 5

访谈报导中策划人沈诺基提到:「香港很小,独立音乐圈也是如此。」「来自不同圈子的音乐人可以轻易地踏入他人的领域⋯⋯我们都是朋友,可以一起合作演出。这种奇特的亲近感是香港独有的。」因为地理的密集和多元,乐队之间容易亲近,也滋生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活动除了集合力量,展示不同的音乐类型,它同时带出现场音乐的重要,为何重要?因为这距离少至在现场看足球和在家看直播的分别,例如90年代香港的传奇独立乐队 AMK(Adam Met Karl)接受《城市画报》访问时曾说:「现场表演最死忠的就是前面那些人,我都数得出来,因为全部变成朋友,他们玩乐队,没有一个有 AMK 的东西。相反隔了一代,没看过现场的人如 my little airport、粉红A,他们透过唱片认识我们,却造出和我们类似的东西。」

活动由黄衍仁 X 嚼事知友出任最后演出单位,民谣碰上爵士风格,旅行家游唱着再会吧香港的故事,彷彿提醒各人对未知也需要有不同的解读,大家在把玩这概念的同时,也期待着它的下一步发展。

大家可以到以下收听整个活动演出音乐人的作品:

撰文、摄影:亚杰

👁️凝视狂热的眼墙:收藏乐手巢杂誌 Vol.20 「Thom Yorke」特别报导:https://lihi.cc/qKXXp

【巢圣 LIVE】为女孩子所作的一切都是值得—— KIKI Live in Hong Kong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