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专题

【混音事】何谓 Hass Effect?

现今託声音技术的混音进步,许多软件音源、事何甚至效果器,混音都能创造出独特的事何声音质地,或是混音增强声音特色的功能性。比如说现在音乐上大家都喜欢宽敞的事何声音感受,能有更多空间去诠释更多的混音频率或是配器。其中最常使用的事何效果器种类,大概就是混音增加聆听感受宽度的 Image Wider 一类的空间效果器了。透过演算的事何方式,让声音的混音聆听范围有增加的感觉,然而这个先决条件,事何是混音音源本身是立体声才有效果。如果音源本身是事何单声道,是混音不是就无法做到增加宽度的效果呢?其实不然,这次来跟大家介绍一个在混音领域已经流传已久的技法:哈斯效应 Hass Effect。

【混音事】何谓 Hass Effect?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混音技法,是在录音室当助理的时候,那时混音师正在依序处理各组的配器,然而处理到木吉他部分时,混音师叫上了我。原来当时那首歌木吉他编曲是用 DI Line in 录制的,所以全部的木吉他都只有单声道而已。而我要做的事,就是将所有单声道的木吉他音轨都先复制一遍,然后 Pan 至极左极右之后,再将复制好的第二道音轨,往后挪动30毫秒,做出第二声音源延迟。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将原本空间狭窄的单声道音源,变成具有空间感的立体声了。这个效果十分显着且立即奏效,但是当时令我很是不解。为什么单单移动复制音轨,并延迟几毫秒,就能创造出这等效果?

▲ 原本单声道的音源即使复制,并且将相位调整至左右,依然是单声道。

▲ 将复制的第二音轨往后延迟30ms,声音立即产生不同相位的结果。

哈斯效应 Haas Effect

其实 Haas Effect 是一种双耳心理声学效应,因为声音延迟对人类方向听觉的影响,要比音量大小的影响大得多而产生的效果。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欺骗听觉的技法,透过播放声音讯号的时间差,让受听者自行脑补出不存在的空间感。由于我们在现实环境中听到声音时,声音的来源都不是仅仅来自发生体的单一音源。除了发声体之外,还有反弹空间后的多个声音来源会被我们听到,而有了「空间」的感觉。而这个 Haas Effect 就是透过延迟一个声音,让同一个声音来源依照不同的时间被听到,来模拟出反弹后的第二音源,进而大脑自行构建出方向及空间的感受。

▲ 聆听者接收声音不仅有发生体的直接来源,还有空间反射后的其他音源,遂而产生空间。

而这当中延迟的时间差,是构成效果的主要差异,由于人耳对于低于35毫秒时间差的声音来源无法清晰辨认出方位,因此声音在听感上会融为一个整体来源,不过一但延迟时间差异大于35秒,就会产生让人可辨识的声源及方向。因此透过调整延迟的时间差,就可以做到单纯把声音加宽,或是摆放声音方向时依然保持空间感。

当然,你也不一定要都只能将声音延迟30毫米。事实上,透过调整不同的延迟时间,也可以产生不同效果。比如将处理成 Haas Effect 的「伪立体声」做相位的 Panning,或是做出 Dealy 的效果。而且现在想要使用 Haas Effect 也不必再重复上述的处理动作了。有一些数位的软件厂商也堆出 Plug-in 版本。其功能也不只有做出单纯的增加空间感而已。有些附加的功能可以是混音甚至是编曲时的创意来源。

▲ 声音不同延迟程度的影响效果。

撰文:炼丹小童

订阅乐手巢,周周更新器材节目:https://www.youtube.com/YSOLIFEchannel/

DI 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