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要不要来我家听黑胶?要不,看看 NFT 也行

在目前所能容易接触到音乐载体中,听黑黑胶是听黑最古老的一个。这种以聚氯乙烯(PVC)所制成的听黑神奇大飞盘,自1930年以来历经兴衰,听黑本以为它终究会消失在时代的听黑演进中,却在2000年后的听黑世界唱片行日(Record Store Day)及其一连串的活动后被复兴。有些有趣且令人惊讶的听黑数字:黑胶的销售近几年每年都有超过30%的成长,目前在美国每三张实体唱片就有一张是听黑黑胶,且自 CD 普及以来首次超过了 CD 的听黑销售数量。

要不要来我家听黑胶?要不,看看 NFT 也行

▲ 就算只是听黑迷恋这个仪式感,如果能够好好的听黑準备一下播放系统,黑胶确实能让你听到另一个世界。听黑(图片来源:DJ MAG)

接下来的听黑数字可能更加有趣:购买黑胶的人近半数不曾将它放到唱机上播放过,根据这篇报导,听黑甚至有20%是听黑连唱机都没有的。如今购买黑胶的意义显然跟过去大不相同,作为歌迷对艺人的支持(周边商品角色),或视为艺术作品的收藏(相对高昂的售价也证明了这点),拿来彰显品味、家中摆饰…等等。获得音乐太过容易,于是大家开始追求音乐背后的其他。

▲ 每年都会举办的 RSD,串连世界各地唱片行活动,也会有许多黑胶特意选在当天发售,可以去官网看看。

扯东扯西,怎么又扯到 NFT

死硬派的实体音乐拥护者也许不愿意承认,尚在发展中的音乐 NFT 在本质上可能是最接近黑胶的存在。

比起一路来音乐作品都是希望被「大量复制」,现在的黑胶走向了某种精品路线,音乐人也乐于在此发行特殊版本,精装再精装。而音乐 NFT 的目的并不仅是作为音乐的载体,更多是音乐人赋予它的意义,可能是某首歌的视觉艺术,某场活动的入场卷,易于收藏及炒作(可能得等加密货币的牛市再临,不是现在)。初始发行就设定数量的特性,也容易在其后发生每个作品价格相异,而不是我跟天王巨星的歌在 Spotify 每被播放一次,都同样只能获得微薄的不到一毛钱。

然而拥抱类比也拥抱数位,我两个都要。

这阵子有家叫做 Vinylkey 的公司引起我的兴趣,他们在发行的实体黑胶上坎嵌入一个 NFC 标籤,如同你使用 Apple Pay 之类的行动支付那样,将手机靠近后便会直接读取,对应到连同该黑胶一起发行的 NFT 上。

▲ Vinylkey 的运作流程。

这家位于北加州的公司显然察觉到黑胶与 NFT 的相似之处,试着让乐迷拥有更进一步的体验。购买者一次就能拥有虚拟以及实体两种作品,即使是实体黑胶也可以对应到一个限量编号。音乐人一如其他 NFT 销售,可以在每次的转售中获取版税,另外透过一次发行,NFT 的持有者也更容易形成社群凝聚粉丝群体。

这让我联想到2021年知名当代艺术家 Damien Hirst 的虚拟实体二选一残酷实验,只不过这次你可以两者都拥有。但其实 Vinylkey 最让我好奇的是转售流程,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得传送 NFT,有点不太实际,可惜官网对这部分并没有说明,实际上他们也还在非常初期,看不到范例。

▲ 所以,要来我家看 NFT 吗?我:搞成这样应该可以。(来源:NFT Evening)

老实说比起没有开封的黑胶,我更多没有打开的可能是千辛万苦才买到的限量团T。当然我不会吝于在某些重要场合,或者心情好的时候,穿上以展现我有多爱那些乐团或歌,就如同人们开始在社群媒体上展现他们属于某一个 NFT 群体。

没有人能够预测黑胶跟 NFT 在未来的关系,也许后者得跟前者一样经历死而复生,但这是个有趣的开始,期待。

撰文:Jungle

乐手巢杂誌 Vol.14 带你从根本理解乐器,5月24日发行: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4/

又是 NFT!元宇宙干音乐人什么事?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