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代金曲

【课程讲座纪录】歌曲结构分析:Go Chic-DJ Sonia

延续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开设的课程《流行音乐产业概论》(Introduction to Popular Music Industry)课程,本学期课程由电子音乐为题,讲座纪录结构邀集电音业界资深DJ、歌曲专业制作人担任讲师,分析从电音史到硬体(合成器)介绍及教学,课程同时引导学生制作电子音乐、讲座纪录结构学习编曲要领,歌曲并进行成果发表。分析

【课程讲座纪录】歌曲结构分析:Go Chic-DJ Sonia

本次由财团法人台北市荻生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课程邀请讲师“Go Chic-DJ Sonia”分享歌曲的讲座纪录结构基本结构分析。(以下为讲座内容)

不同风格的歌曲歌依其功能不同,结构也会不一样。分析例如流行歌与舞曲的课程前奏不大相同,大部份流行歌前奏很短,讲座纪录结构让听众感受到音高,歌曲容易分辨主歌的位置;舞曲前奏就会十分的长,因为舞曲通常是把两首歌衔接在一起,用前一首的尾奏接续下一首的前奏,所以需要有转折的空间。但其实歌曲结构没有一定的规则,并没有规定歌曲一定要有前奏或副歌等要素,千万不要被制式化。

 常见曲式

  • 流行歌曲式:前奏(intro)>主歌(verse)>pre-chorus>副歌(chorus)>间奏(breakdown)>主歌>副歌>桥段(bridge)>副歌>尾奏。

常唱KTV的人,应该都知道流行歌的公式,前奏可以让人判别音高,让人容易进入主歌,有时候副歌之前会出现一小段pre-chorus,可以準备副歌所要表达的情绪,再接到下一次主歌前则会有间奏,可在间奏稍作休息,通常也是乐器solo的地方,而桥段有时候会转key或改变节奏,最后再接回一次副歌并进入尾奏。

Photo:Creative Commons,pixabay
  • 舞曲曲式:前奏(intro)>间奏(breakdown1)>main section1>间奏(breakdown2)>main section2>outro。

舞曲前奏因为要与前首歌曲尾奏重叠,前奏时间会较长,但节奏较稳定,一开始是大鼓,后面慢慢堆叠,到了一个状态后,就会突然来个breakdown让音乐空掉,给舞者休息;breakdown依曲风不同,长度也会不一样。再来就到main section,歌曲重点就在这时候出现。我做舞曲的方式通常是从歌曲的精华main section开始做,这部分确定后再去延伸breakdown跟intro、outro,音乐的桥段就会有关联。

大家可以借由分析别人曲的结构来练习,让自己作品完整喔!

资料来源:荻生文化艺术基金会

文字整理:荻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乐手巢编辑部

想要最即时的音乐资讯吗?快来加入乐手巢LINE@生活圈

【课程讲座纪录】跟着音乐动次动!舞曲创作元素:Go Chic-DJ Sonia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