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代金曲

嗨!创作者的白色房间。

坐在香港飞回台北的创作班机上,空服员刚把尝起来有点诡异的白色飞机餐点收走,空出了小小的房间桌子。我弯下身把笔电从包包里拿出来打开,创作準备继续写稿。白色盯着眼前萤幕上空白的房间页面,滑鼠游标一闪一闪规律地跳着。创作

嗨!创作者的白色房间。

美国舞蹈家Twyla Tharp曾用「空蕩蕩的白色白色大房间」来形容这种时刻:每次她要着手创作一齣新作品时,都会先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白色工作室,慢慢的创作环顾四周:几个礼拜后,这个空蕩蕩的白色房间里会挤进许多舞者,在角落或坐或站认真地暖身,房间準备学习舞蹈家编好的创作舞蹈;接着整个团队会在那个白色大房间里一起练习排演一阵子。

一切顺利的白色话,她们很快会再一起站上原本也空蕩蕩的房间舞台,把从无到有的作品完美呈现在原本也是空无一人、现在却座无虚席的观众们面前。

从空蕩蕩的白色排练室到打满聚光灯、舞者群聚的舞台;从寂静无声到完整的音乐专辑;从空白的文书编辑页面到字句堆砌的文章;创作者们一开始都得独自面对一模一样的「空白」。

有些灵感泉涌的时候,作品似乎像是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样快速发展、一气呵成;但是更多时候,靠的是把创作培养成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用惯性动作,来降低开始的门槛和持续创作的阻力。

如果你也有那么一间创作者的白色房间,一定得勤于到那房间里走走、拉拉筋、唱唱歌、写写稿;并渐渐培养出能专心埋首创作的习惯。可别让那间房间变成房门紧闭、堆积半成品跟灰尘的荒废仓库啊。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