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粉丝聚集地

「人生可悲的是不能重来,可喜的也是不用重来」陈凡骐探索梦想音乐之途,用首张专辑收集不同阶段的自己

人生不能重来,人生就算曾走错路,可悲可喜也要找到心之所向,不的也段继续往前迈步。不用歌手陈凡骐集健身教练、重陈之途张专自己舞蹈老师、凡骐演员等多元身分于一身,探索同阶从小热爱歌唱表演的梦想他,在求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创作,音乐用首也累积不少歌唱比赛与表演经验。辑收集继2019年推出首发单曲〈不该相遇的人生时候〉获得迴响与讨论度,今年四月,可悲可喜他终于发行首张同名创作专辑《陈凡骐》,不的也段正式回归专职音乐人的不用道路,要让听众感受他的重陈之途张专自己情感故事、人生写照,及音乐性的多样面向,以专辑作为崭新的名片,用九首歌的时间让大家重新认识陈凡骐。

「人生可悲的是不能重来,可喜的也是不用重来」陈凡骐探索梦想音乐之途,用首张专辑收集不同阶段的自己

对于表演有着满腔热诚的陈凡骐,音乐启蒙源自以前听到刘德华的电影其中插曲〈谢谢你的爱〉,「好喜欢啊!人生第一首歌,就一直很爱。」于是从模仿刘德华开始爱上歌唱,也想试着创作自己的歌曲。在还没学过乐器、没有乐理知识的时期,若创作灵感降临,他就用数字记录下自己哼哼唱唱的旋律,「那个时候记谱是只有数字、没有拍子,根本连简谱都不算,只有我看得懂!」直到高中与同班同学组了乐团,陈凡骐在担任主唱之余,也为了乐团去学习弹奏贝斯,才正式开始认识乐理知识。

从音乐到人生理想——No Limit

「因为我是电视儿童,所以听最多的可能是日本动漫歌,西川贵教真的是经典!乐团也听满多的,以前 cover 过的歌就是 Guns N’ Roses、Linkin Park、Radiohead 等乐团的经典作品。」陈凡骐当时为乐团取名为「No Limit」,代表着不受限的理想,希望能自由地享受各种不同音乐,「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那时认为可以自己创作,为什么要一直 cover 别人的歌呢?就是因为大家还是较喜欢听熟悉的音乐,所以新的东西就还是比较受限。」

如今陈凡骐将「No Limit」的想法延伸到自己的人生,不自我局限,努力地去做喜欢的事情。为了精进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他陆续学习了吉他和钢琴,「因为在写歌的时候发现 Bass 大多是在弹根音,所以后来觉得吉他在写歌上比较方便,而钢琴的琴键就更加明确。」除此之外,他对许多乐器也都抱持兴趣,「可以的话,我想学一个乐器叫做『笙』,因为以前在课本上看过,但我从来没亲眼见过,所以我以后想做一首以笙为主角的歌!」

「以前 No Limit 这个团名是我想出来的,『音乐无限制』也是我个人创作理想,所以专辑中的九首歌都不太一样,还是有一些歌会用乐团的形式做发表。」2019年推出 EP 之后,今年终于迎来首张同名创作专辑《陈凡骐》正式发行,他分享为专辑命名之初,本来预想的名称为「是我」,概念是想用一张专辑的时间,让大家认识不同面向的他,包含丰富的曲风和各层面的感情,就如他的斜槓人生,不论是什么身分或角色,有了那些历程,才完整了现在的自己。

走回乐坛的《陈凡骐》,收集不同阶段的自己

整张专辑第一首〈等到永久〉以老派抒情路线,分享了他在医院陪伴家人的阶段,以家属的角度描绘在绝望中怀抱希望的心情;之所以放在第一首,也是因为它的歌名正呼应着这张久等了的专辑终于到来。第二首主打曲〈短恨歌〉撰写短短一瞬的爱,成了永恆思念,用深情的自己与大家相见。〈倾听我〉则像是简单而纯粹的爱情,由陈凡骐高中时期的创作改编,他自嘲这是自己少数以「好结局」为主题创作的歌曲,用略带轻快的旋律为听众缓冲情绪。

先前 MV 已达百万点阅的〈不该相遇的时候〉,是从EP唱到专辑中的经典,有多少人在相遇时就注定要错过?或许当过「过客」的人都能有所共鸣。而〈惯性诈欺〉描述感情阶段常因习惯彼此而勉强着相处的状态,情难解,歌就也不好唱。〈赤裸〉是陈凡骐面对自我,写出他曾进入成人产业的过去,他感性地说着歌名二字就是形容他的人生,扎扎实实地记录了这深刻的转折:「虽然我没有很想特别去在意,但即使是在这一块,我依然是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工作,所以我用音乐记录下来,希望让大家感受到我想表达的心境。」

生活总有些沉重的时刻,但陈凡骐不只是想借音乐诉说自己,也希望能为听众带来力量。〈有我扛〉以轻摇滚的风格和简单的歌词,稍微放低一点情绪,诠释他想给予陪伴的心意。〈朱墨〉以中国曲风、摇滚音乐元素,以及吼腔吶喊点缀,将大家拉至专辑的最高潮,除了让人体验自己狂野而任性的一面,他还在这首歌的 MV 藏了摇滚彩蛋:「〈朱墨〉MV 后面的吉他手跟鼓手就是我 No Limit 的老团员!我们一直都是好朋友,我希望以后有机会,他们还是能在表演的舞台上陪我。」

经历起伏,回归道平淡,专辑的最后一首歌〈这一刻倦了〉在尾声带来舒缓而安稳的旋律,沉澱心情,也是陈凡骐完成这张专辑后,为人生这阶段的里程碑划上暂时的句点。

直球面对批评,将所有指教内化为实力

九首歌贯穿了陈凡骐的心境与生活,所以专辑制作时无需太多引导就能进入情绪,不过他也从制作人许明杰老师身上得到许多创作建议:「老师给的建议对于我写歌满受用的,让我能够自己思考并驾驭主歌、副歌的起伏。」而录音的过程当中,他也开始更注重情绪与声音表情,「录音师跟制作人在外面听,有时候你认为你唱得很好,但其实没有;有时候你认为你唱得不好,反而是对的。」这些都被陈凡骐内化为日后现场演出时,能更精确呈现情感细节的方式。

唱歌不为讨好听众、大家的音乐喜好不同,难免遇上各路批评指教,就如〈等到永久〉的风格定位非时下流行,陈凡骐坦言这首作品的心境沉重,所以评价两极:「有些人喜欢这么深情的唱法跟感情,比较油、比较浓,可是也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唱法很过时。但我觉得九首歌总有一首可以打动听众,你不一定要喜欢我的每一首作品。」从社群平台便能看出他的坦然,不论留言是好是坏,陈凡骐都能大方接受并给出回应:「任何批评我都会看,那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何不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就算全世界都在骂我,也改变不了我喜欢唱歌的事实,我不在意,我想做好自己。」

「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他不能重来,可喜的也是他不用重来。」

其实陈凡骐从2019年发 EP 的时候就打算要做专辑,然而在那段时间里,他经历了被制作公司跳票,还被以发专辑的名义哄骗进入成人产业卖命,又加上疫情无情地肆虐,将原本的规划都打乱。即使为了生活而牺牲、绕了很长一段远路,最后还是能回归自己所爱的音乐之途,「我会走到今天,这一段经历它基本上也不可少,那是拿不掉的,也没有必要拿掉。」现在他早已不再去纠结于过往,而是面对眼前的人、事、物,去掌握自己接下来的该走的方向。

虽然首张专辑是偏流行的定位,但陈凡骐先前也有跟台湾视觉系乐团——奈落NARAKU 合作。从高中就已经会唱奈落NARAKU 歌曲的他,偶然听闻他们想要重新复出表演,便毛遂自荐,顺利地成为奈落NARAKU 那场演出的特别嘉宾,顶着视觉系的妆容与衣着,体验在 livehouse 中与乐团演出的全新感受,「但我觉得我当时演出的形象有点太 high,high 到有点ㄎㄧㄤ,表情管控失误,我觉得我做视觉系表演时应该要更冷漠!」在那次经验后,陈凡骐与奈落NARAKU 的吉他手持续合作创作,定期见面交流,期待在未来能以乐团的形式和大家见面。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陈凡骐(@chensen800920)分享的贴文

除此之外,他至今都还有在做健身与舞蹈教学,用自己的斜槓身分,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与规律作息,当然也不忘在上课时「夹带私货」,「我上课最后的伸展环节都会放自己的歌,毕竟都比较抒情,所以我之后还想尝试舞曲跟饶舌,使用在我的课堂上面,当有会员问起是什么歌时,我就可以说『我的歌!』」

「我专注于歌手身分的开心程度和自 high 程度,已经是不论在哪、有没有人听,只要我有机会我就会唱。」陈凡骐清楚喜欢唱歌和喜欢被关注是两回事,所以他的梦想很明确,从小至今都一直维持着这股动力。成为发片歌手之后的他还要继续前进,愿望是有生之年能与刘德华同台,并自我期许未来能成为像刘德华般的榜样,「找到自己的梦想就好好地去做、去执行,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我觉得不管是不是歌手,只要一直一点一滴去累积,就会有新的收穫。」

撰文:郑佩欣 Anita摄影:猫形影像制作Neko Production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