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资料

音乐书籍推荐|《谁把音乐变免费》?从时间背景看音乐

▲图片来源:Andrea Piacquadio,音乐音乐连结:Pexels

音乐书籍推荐|《谁把音乐变免费》?从时间背景看音乐

在开始谈《谁把音乐变免费》这本书前,书籍我们要先回顾一下实体唱片(以CD为主导载体)的推荐音乐市场鼎盛时代。以台湾为例,把音现在很难想像的乐变是在90年代就有像是张惠妹的《Bad Boy》、《姊妹》、免费张学友的间背景《吻别》、《真爱新曲加精选》等近十张销售超越百万的音乐音乐专辑,然而现在,书籍百万销售量连年下滑,推荐难道是把音大家不再听音乐了吗?显然不是,到底是乐变谁让音乐变成免费下载?这本书告诉大家一个答案。

《谁把音乐变免费》曾荣获华盛顿邮报、免费金融时报、间背景时代杂誌与富比世杂誌年度最佳图书殊荣,音乐音乐作者史帝芬维特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深入挖掘已经被众人遗忘的资料,虽然出版社将其归类在财经企管类的书籍,但是内容更像是一本记录真实事件的小说,里面没有艰难晦涩的数学问题,却详实记录了mp3如何出现、mp3格式如何变成世界通用的播放档案类型。到底网路上的mp3源头在哪?这些故事即使是没有任何财经背景的读者,也可以轻鬆阅读。《谁把音乐变免费》透过带大家回顾这些相似的故事,在一个盗版音乐如喝水般自然的时代,用更宏观的角度,时而悬疑、时而轻鬆的,重新看这段时间的背景。

你很难想像mp3在1995年时早已被判了死刑,然而正因为遭到原厂的放弃而成为线上主流的档案格式,书中简单清晰地告诉大家mp3是如何将一首歌的原档缩小成了十分之一却几乎无损音质的原理,不只是物理声学上,同时也牵涉到人脑在处理声音的诸多复杂的心理声学,造就了这个改变整个音乐产业的档案格式出现,让频宽不足、硬盘容量不足的时代仍然能用音乐塞满每个人的电脑储存空间。

▲〈Tom’s Diner〉一曲是mp3格式开发时重要的测试歌曲。

你也很难想像,当时的许多种子、驴子等技术让人误以为mp3是所有网友互相流通、没有组织的行为,实际上当时CD压片工厂的工人如何利用职务之便、躲过层层安检,只为了让自己所属的骇客集团抢先其他集团发布最新的当红歌手作品,虽然许多发烧友对mp3音质嗤之以鼻,但追求更高音质的mp3,也成为这些骇客社团炫耀技术的手段。

除了当代的mp3盗版问题,这本书更延伸到了后来YouTube音乐的时代,包含早期唱片公司如何看待影音平台上面的盗版MV、后来又是如何成立Vevo这种多家唱片公司合力推广音乐的平台等等,让故事不再只是一段回忆,而是与现代人的现实接轨的真相,告诉世人「其实这故事还没结束」。

而这起事件的最大被害者—唱片公司们又是如何与这些骇客、小偷谍对谍,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一小部分)盗版源头的呢?在资讯更加发达的现代,大家又如何面对过去那段「分享」盗版音乐的时光呢?《谁把音乐变免费》绝对是一本让你了解形塑当代音乐样貌的重要参考书籍。

《谁把音乐变免费》: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729

撰文整理:傀儡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