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 Springsteen 的强力靠山,《Born to Run》换帖兄弟情
自古老闆和大仔的力靠权力关系总是矛盾,就像龙头和马达硬是换帖要抗衡方向与力量,忘了彼此是兄弟背靠背的共同体,必须时时凝聚共识才行。力靠不过对E Street Band 可没有这回事,换帖在老战友离世之际,兄弟工人皇帝特别提及这张象徵兄弟情的力靠《Born to Run》封面,他说:「Clarence 在欣赏他的换帖肌肉,而我倚靠他时假装漠不关心。兄弟我非常依赖Clarence,力靠某程度上我从中建立事业。换帖」
注:萨克斯风手Clarence Clemons 因长得高头大马,兄弟绰号「The力靠 Big Man」,而领导乐团的换帖Bruce Springsteen 则是「The Boss」。
▲美国创作音乐人Bruce Springsteen 是兄弟独立艺人,也是E Street Band 的领导者,曲风以摇滚与民谣为根基,歌词常描述蓝领阶级的挣扎,表现诗意与社会性,1999年进驻摇滚名人堂,2016年获欧巴马颁发总统自由勋章。
1975年甫推出第三张录音室专辑《Born to Run》,Bruce Springsteen 随即打开国际知名度。他在歌词中寄託自己的成熟,认为本作是思想的分界线,此后便抛下青春期时对爱和自由的定义。他花费更多时间在录音室中将歌曲修炼得更精緻,也在录音期间与自己的愤怒和挫折战斗。这张专辑的特色是用前导设计为每首歌定调,所有歌都是在钢琴上作曲,而不是吉他,也有Phil Spector 风格的「音墙」(Wall of Sound)编制,Bruce Springsteen 说,他希望《Born to Run》听起来就像「Roy Orbison 演唱由Spector 制作的Bob Dylan。」
▲Bruce Springsteen 1975年专辑《Born to Run》由Eric Meola 拍摄,John Berg 担纲艺术总监,Andy Engel 负责设计字体。
《Born to Run》封面由纽约摄影师Eric Meola 操刀,封面中的Bruce Springsteen 手上拿把Esquire neck 的Fender Telecaster,身体右侧搭着E Street Band 萨克斯风手Clarence Clemons 的肩头。他的眼神与嘴角都流露意味深长的笑意,暗示在看不见的另一端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在《Born to Run》巡演期间,Bruce Springsteen 和Clarence Clemons 偶尔会在一曲结束、灯光黯淡时短暂复制封面姿势几秒钟的时间。
封面的歪斜、不完整与心不在焉,其实也反映出Bruce Springsteen 拍封面的内幕。当时他时常泡在录音室中埋首工作,以致于每次到了约好的拍摄时间,主角却都爽约、没现身在摄影棚。这件事让摄影师大动肝火,他对经纪人Mike Appel 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下次人一样没出现,那就不用再合作了!所幸Bruce Springsteen 终于信守承诺地抵达现场,还加码带来他E Street Band 的萨克斯风手Clarence Clemons,希望能一起入镜。
三小时的拍摄时程,拍了Bruce Springsteen 站在火灾逃生通道下、拿着收音机,以及披着吉他……等约900帧的照片。在检视接触式印相(contact sheet)时,一张主唱自然倚靠萨克斯风手的照片忽然蹦到他们眼前,Eric Meola 一看到这张照片就知道这是他们的命定影像,也成为「兄弟姿势」的即刻经典。这批照片收录在《Born to Run: The Unseen Photos》一书中 。
哥伦比亚唱片艺术总监John Berg 回忆,某天Eric Meola 带来一批照片,说明哪几张是Bruce Springsteen 特别喜欢的。他挑出同一张照片当封面,认为用这种方式表现Bruce 别具魅力。不过他认为封面还需要再扭转一下,希望把这张影像同时用在封面和封底,但专辑装帧的制作成本也因此提高了,他们花了一周的时间跟公司协商做这种折叠式的封面。他透露,也是到了第三张专辑团队才敢挑战这种破除成规的设计。
事实证明,这是一笔值得的投资,《Born to Run》封面日后成为音乐史上最知名的影像之一,吸引不少音乐人模仿、致敬姿势,例如:Cheap Trick 的《Next Position Please》、Tom 和Ray Magliozzi 在广播节目「Car Talk」发行的合辑《Born Not to Run: More Disrespectful Car Songs》、芝麻街专辑《Born to Add》、西班牙乐团Los Secretos 的《Algo Prestado》……等。
Bruce Springsteen 甚至认为这张照片是《Born to Run》创下销售佳绩的主因,他说:「它是那种你不用听过,只要看到封面就会说『我想要那张』的唱片之一。」
撰文:蔡舒湉资料来源:loudersound、ultimateclassicrock、NME
- 最近发表
-
- 《When A Man Loves A Woman》开口即惊艳了世界,透入心扉的格莱美金曲
- 我长大也要当代言人:鼓组篇(一)
- Reverb即将推出效果器电影《The Pedal Movie》&新联名效果器!
- 效果器》对Tone心猿意马?试试破音专属的综合效果器!
- 《Blowin' in the Wind》好听又入味的经典民谣,沉醉在这旋律
- 【效果器嘉年华】穷,也要穷得有骨气(卢濬柚)
- 奥斯卡金曲《Endless Love》:如此深情的歌声,感动无数人
- 我长大也要当代言人:鼓组篇(一)
- MPC的Sampling取样操作(二):关于取样,你要了解的事!
- 史上最贵吉他排名易主!David Gilmour吉他以近400万美元售出
- 随机阅读
-
- 监听喇叭一定要有好声音?你还有「另类」监听选择!
- Slash 个人乐团新作《4》正式发行,Gibson 加码发布限量专辑纪念吉他!
- 打鼓也秀气,文青风鼓组
- 年度劝败,乐手巢2021器材总回顾!
- 2023年 NAMM Show 在即,Fender 出面说明不参展原因
- 先别管Delay了,你听过Booster吗?(下篇)
- 小鼓鼓肚的材料如何影响音色?金属鼓肚(二)黄铜与红铜
- 二十年后回顾 Zoom 505II:是神器还是玩具?
- 【Cover Art】黑色安息日首张同名专辑,惹来邪教争议的唱片包装
- 复古流行正为:Fender推出Vintera系列吉他
- 「音色」也是一种产品:数位音色有哪些?
- NAMM 2019》第一款真空管拾音器Valvebucker吉他发表
- 皇后乐队《I Want To Break Free》我想要挣脱束缚
- 动手做的客制吉他,Warmoth下单全攻略(上)
- 元神归位!Epiphone推出美厂原创系列吉他
- 吉他袋挑选:带电吉他出国,怎样才安全?
- 为声音加点起伏吧! 浅谈Tremolo效果
- 「音色」也是一种产品:数位音色有哪些?
- 代言琴出不完!Slash突破国际限制的新Custom Shop限量琴发表
- 【TIPS】成为吉他高手的三项神修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