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资料

二十年后回顾 Zoom 505II:是神器还是玩具?

在我开始学习电吉他的年后时代,电吉他的回顾还玩单颗效果器仍然佔了大部分,此外就是神器Boss GT-5、Digitech GNX系列等大型昂贵机种,年后幸好,回顾还玩当时曾透过老师的神器介绍得知了Zoom 505II 这款功能丰富、价格便宜之效果器的年后存在。

二十年后回顾 Zoom 505II:是神器还是玩具?

▲Zoom 505II当时拥有强大音色库与极小的回顾还玩体积而成为一代传奇。

「Zoom」是神器日本知名的音讯产品公司,近年推出了像是年后H6等携带式可外接麦克风录音产品与许多专业收音器材等,都是回顾还玩影视器材常见的产品。而对吉他手来说,神器Zoom则是年后一家知名的效果器公司,并且都是回顾还玩以综合效果器为主,从前几年颇受欢迎的神器三萤幕综合效果器G3,到全新触碰萤幕旗舰机G6,都是表演场合常见的机种,并且在现代综合效果器动辄五万起跳的时代,仍然维持着非常实惠的价格与性能。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国内外论坛上,Zoom 505II都是个恶名昭彰的存在:「综合效果器声音比较像是玩具」,所指的大概就是它。不过二十年后,综合效果器的地位已经有着明显的反转,近年YouTube的兴起也让许多吉他手重新尝试挑战在Zoom 505II上做出放到现代也丝毫不逊色的音色。

▲直至2021年,仍然有人在挑战Zoom 505II的极限音色。

从现在的角度往回来看,Zoom 505II 其实是满先进的器材,内建功能与现在的新款都相差不多,可以同时开启多种类型效果:动态、破音、Mod、Reverb、Delay,这几个大类下的效果都能分别开启一种,对于大部分曲风其实非常够用,更难以想像的是他其实内建了Peavey、Marshall、Mesa Boogie三种High Gain破音的效果。

不过Zoom 505II 使用设计上没有任何旋钮设计与现代化的LED萤幕,EQ的部分採用了内建五十组预设音色,乐手只能在这五十组EQ组合中找到比较符合自己口味的效果。另外,由于萤幕只有两个可以显示字母与数字的灯号,所有效果器跟参数都是用简写的方式呈现,对新手恐怕是最大的操纵门槛吧!

▲由于没有任何控制旋钮以及只有简单的萤幕,所有设定都靠按钮完成。

二十年后实测这台效果器声音如何呢?我会说在Distortion与空间、Mod类型上依然非常棒,如果是进入一般音箱,我先将上面的Amp功能关闭,来避免让实体音箱音色过湿、过黏、失去颗粒感,再套用上BG DRV(模拟Mesa Boogie破音效果)的大颗粒感,加上一些压缩(Compressor)效果很容易做出现代音箱的威力,当时所谓有些塑胶感的音色,反而更能防止在乐团中被其他乐器吃掉声音的状况。

不过当代电晶体或数位效果常会发生过破的状况,因此我觉得这颗的Gain值大部分都只能限制在一半以下才堪用,这也造成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Low Gain等需要动态表现的音色中会较为呆滞。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这款二十年前的产品,Low Gain音色的问题至今仍然是各家厂商不断追求突破的方向。

▲只有输出输入与踏板外接控制,Zoom 505II跟当时许多综合效果器定位上都是为了单独使用。

为什么当时会有类似像玩具等的评价呢?我认为,首先是当时音箱模拟概念尚未被大众所知道,加上当时也没有数位宅录的风气,使用者大多直接进入音箱的状态,这样层叠(不成熟的)模拟音箱效果与真实音箱,加上太大的破音等状况,自然而然会产生电麻、没实用性的音色效果,这都是当年讯息流通缓慢,以至于错误资讯在使用者间流传、以讹传讹。

数位技术日新月异,综合效果器很难像类比单颗般历久弥新,但也可以从这些器材里面发现科技的演进,在资讯传播快速的现代,我们虽然可以直接拷贝人家的音色使用,但能够好好控制自己的器材不也是玩乐器的一项乐趣吗?

摄影、撰文:傀儡

纪念吉他之神,乐手巢杂誌新刊收录Eddie Van Halen专题:https://bit.ly/2XhKJyB

空间暴走利器,BOSS DM-2Waza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