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资料

相时而动:你真的需要前级电路吗?

近二十多年来的相时需前电贝斯乐器市场中,在琴身内安装前级电路(onboard preamp),而动必须要有如常见的相时需前 9V 电池提供电路能量的主动式电路控制(active electronics)的乐器设计,俨然已成为市场的而动主流。相较于过半世纪前问世的相时需前初代电贝斯,如 Fender Precision 或是而动 Jazz Bass 上头,完全由弦与拾音器之间的相时需前电磁效应而产生讯号的被动式电路控制(passive control),当代电贝斯使用的而动核心理念已有天壤之别。

相时而动:你真的需要前级电路吗?

▲ Fender Precision Bass 简单到极致的相时需前被动式电路设计 。(Credit:Talkbass )

2021 年 10 月中查询美国乐器电商 Sweetwater 网站时发现:线上陈列贩卖中的而动 1099 只电贝斯中,只有 456 只(占比 41.4%)是相时需前完全的被动式设计,其余接近三分之二的而动琴,不是相时需前纯粹的主动式电路设计,不然便是而动可切换主动与被动模式的产品。但电吉他市场是相时需前完全不同的景象:电吉他的电路设计完全无法以主被动电路设计查询,只能从产品使用的拾音器厂牌(如 EMG),或是否装设压电感应(Piezo)拾音器来推断。在电吉他市场中,被动式电路设计佔绝对多数。

不论制造资本可以压到多低,只要在制作时多一道工序,就多些成本的堆叠。明明使用较为单纯的电子元件的被动式设计电路的琴也一样可以演奏,为什么明显会让制作成本增加,获利减少的主动式设计的乐器,会成为当下电贝斯产品的主流呢?

许多人会将「有装前级电路的电贝斯比较好」这个观念,归功于 1960 年代末期开始,旧金山迷幻摇滚音乐家们,与 Alembic 公司 Ron Wickersham 为了「将低音乐器的传真度做到最高」的努力。当然它们在开发电贝斯的新音色上有着莫大的贡献,但目前还在使用 Alembic 最引以为傲的「低通共振滤波」Resonant LPF 概念设计电路的厂商,连一只手都数不满;市场上的主流前级电路设计是以各自独立不互相干涉的 2~4 频段音色修饰为主。使用前级电路的概念在某个时间点必然产生了「典范转移」的现象。当代的电贝斯手使用前级电路的理由与方式,应该要归功于 Marcus Miller 在 1970 年代中期开始成为录音室乐手时,面对困难的解决方式与其后的影响。

▲ Alembic 的创始人 Ron Wickersham 对于电贝斯音色与前级电路的创新与改良有重大影响。(Credit: Daniel Dent)

▲ Alembic 官网上对于 Signature Standard 型号电贝斯前级电路控制选项的说明;如此复杂的电路控制并非当前电贝斯前级电路设计的主流。(Credit:alembic)

Marcus Miller 的演奏,特别是他的 slap 技巧与音色,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是电贝斯演奏「圣杯」级的音色,是几乎每个乐手都想要追求与达到的目标;要做出这样的音色、甚至只是接近,都必须借由前级电路上的音色频段控制(EQ)才能达成。在他出道的 1970 年代,是录音室乐手的黄金时期:在 MIDI、编曲机等这些可以编码与控制复数乐器的机材出现之前,几乎任何商业音乐都必须要仰仗录音室乐手这些菁英才能快速完成。

这样高密度、高张力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人有那个「美国时间」等着乐手慢慢调整音色才开始录音。只要贝斯手拿的不是 Fender Jazz 或是 Precision 贝斯,不接上 DI,没办法一两次就录完的话,他就是拖累众人工作进度的罪人。

1979 年,才 19 岁、但已经在录音圈逐渐站稳脚步的 Marcus Miller 找上了当时还只做维修的 Roger Sadowsky,希望能在他的 1977 年 Fender Jazz 上动点手脚,让他能更快的找到适合的音色。除了换琴桥、整理琴况外,还在琴上开了一个大洞,装上了旧金山 Stars 公司的前级电路。几年后 Stars 倒闭、电路也意外烧坏,Sadowsky 将坏掉的电路更换成 Bartolini TCT 前级电路,直至今日。

▲ Marcus Miller 与他大幅改装过的 1977 年制 Fender Jazz Bass。(Credit:guitarworld)

Marcus Miller 的作法说明了电贝斯使用前级电路的主要理由:在使用 DI 将乐器讯号输入至录音器材时,使用具有至少高低频频段控制的主动式前级电路,能够快速有效的调整出适合的音色。使用只做阻抗转变的 DI,等于少了音箱上的音色控制、喇叭单体尺寸厂牌的音色变化、麦克风收音环境与方式造成的音色变化等变数,此时能够在乐器端能有更多的音色控制选项当然更好,更容易做出想要的音色。但反过来说,如果演奏的环境中能有充分的音色控制选项,例如地板式前级或 EQ 效果器,又使用音箱发声,可以调整音箱头上的音色时,真的还需要主动式电路吗?

在选购电贝斯时,通常都只是将琴接上音箱就开始边弹边听音色了对吧?网路的贝斯评测影片几乎都是直接接音箱或是录音介面不是吗?对照 Marcus Miller 当时的情形还真是雷同,在缺乏其他调整音色的手段下,比起只有一个音色调整的被动电路设计,前级电路当然佔优势;就算是其他原料品质低落的乐器,也能借由能强力改变音色的前级电路,制造出超越实际水準的音色假象。

前级电路对于电贝斯而言,其实蛮像化妆品与使用者:用对了加分,很会用的话可以完全改变原有的样貌。但场合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化妆法:如果原来的演出设备就已经包括各种修饰音色的阶段,那再使用前级电路调整或许就是叠床架屋。选购乐器,或是考虑改装时,请务必将会遇到的演出情境与配备列入考虑,这样才能让前级电路能适得其所的发挥。

撰文:江大图片来源:已标注于文内。

订阅乐手巢,周周更新器材节目:https://www.youtube.com/YSOLIFEchannel/

Darkglass联手新锐金属Bass大咖Adam推出多功能前级/录音介面「ADAM」!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