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专题

为全天候创作而生—LAVA ME 2

不晓得大家最近走入乐器行,为全或在观看网路影音频道的天候时候,是创作否见过一把颜色鲜喜、开孔不在中间,而生设计风格像是为全高科技产品的「吉他」?原来,这把特殊的天候吉他是由中国品牌「拿火音乐」所设计,并以复合碳纤维材质一体成型制造,创作现在大家看到的而生已是品牌的第二代产品 LAVA ME 2。是为全什么让拿火音乐採用如此特殊的设计?就让拿火音乐的创意总监 Stephen为大家分享更多关于 LAVA ME 2 的相关资讯。

为全天候创作而生—LAVA ME 2

起点:唤起弹奏音乐的天候「酷」

品牌创办人陆子天在美国音乐家学院Musicians Institute (MI)学习期间,不断与身边的创作人讨论如何能够刺激音乐的学习并活络市场。他认为大家既然对新科技充满好奇,而生会去追新的为全手机、新的天候相机,以及各种潮流产品的创作话,那吉他能否也透过设计跟制造的创新有新的生命? 在碎片化时间激增的时代,如果吉他能像手机一样简单方便,人们会不会再次拿起吉他弹奏?就像运动鞋厂商把鞋子做的很炫,让很多人迫不及待想去跑去运动一样,一把实用好弹的吉他,应该可以点燃新的火花。

创新,从结构与材质开始

在产品定位上,LAVA ME 2 以轻便坚固但又要有好声音为目标,想尽量减少结构的胶合,避免声音传导的消耗。所以就用「一体成型」的概念进行设计。最一开始,团队试着用「整块」木料切出一把吉他,结果声音不但很差,造价特别高,结构强度也不能符合需求。只好转往声音特性跟木料相似、结构强度稳定又方便加工的材料。跟很多的材料厂商洽谈、进行实验后,才找到一种碳纤维聚合物配方,申请专利成为后来的AirSonic。严格来说,LAVA ME 2的材质不能说是「碳纤维」,而是强化碳纤维聚合物。在找到适合的材料后,模具的开发也是关键。光是钢材的重量就足足有6公吨的模具,是创立初期的最大投资。透过反覆试产与制程调整,好不容易才做出强度、声音表现符合期待的一体成型琴身。

不偏离「乐器」的思考本位

拿火团队希望用创新的产品,让更多人一起享受音乐的乐趣,但这都必须建立在「好」乐器的基础上。在第一代LAVA ME,研发团队就曾想导入PLEK(注1)来提升弹奏手感,但当时材料结构还没LAVA ME 2 这般成熟稳定,所以到了 LAVA ME 2 才能正式引进PLEK,让琴衍(fret)、弦距及指板弧度透过最新科技的辅助给予弹奏者最好的体验。

注1:PLEK是一种由电脑控制,逐格扫描琴衍与指板弧度,再用程式完成琴衍抛光、校正等调整程序的技术。经由精密的仪器作业,可以让吉他有更好的弹奏手感。

因应弹奏手型有细微变化的Flyneck,是为了维持各把位弹奏手感,蒐集大量回馈数据所进行的设计。在吉他手最在意的琴颈强度上,加入碳钢结构让琴颈不受温湿度影响,玩家也能将各种弦径的琴弦安心装上,不用担心张力导致变形。

为了有好的音频表现, LAVA ME 2的面板除了採蜂巢结构设计外,也使用软件模拟找出最佳的音孔位置与大小来增加共振范围。内建的L2 拾音系统则用手机滤镜一样的哲学,让插电弹奏时有快速上手的音色,不让过多的旋钮来增加调整音色的困扰。而值得一提的Free boost 技术,则让过去需要接上效果器的才能有的延迟(Delay)、残响 (Reverb) 、和声 (Chorus) 音色,在不用接任何音响的状况下就能直接产生。

惊喜不该只发生在表面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从 LAVA ME 到 LAVA ME 2 的确吸引到了不少目光,也让产品有个好的开始。但 产品作为乐器所受到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事。团队不担心老经验的玩家觉得 LAVA ME 2 看起来像是科技玩具,反而希望透过实际弹奏,明白这些最终都是为乐手所设计、制造,依然保有浪漫与坚持。这大概也能说明罗大佑、陶喆等音乐人,为什么会在公开场合开始带上 LAVA ME 2 吧。

期待与展望

拿火团队希望在这个吉他英雄式微的时代,让人们透过创新的产品踏入吉他与音乐的世界。这种概念不是与传统吉他「对抗」,而是像手机让更多人能接触摄影一样,拓宽人们接触音乐的管道。所以拿火也希望用打造生态系的概念,去实现最终的理想。所以除了入门等级的产品外,未来也会瞄準专业使用者的市场,并精进相关配件的设计制作,带给使用者更好的整体感受。

文字编採:林大有Ty Lin

图片来源:拿火音乐 lavamusic.com

?乐手巢杂誌 Vol.3 即将发行#全台索取地点:https://mag.ysolife.com/

?乐手巢【Instagram】给你不同style ─── https://goo.gl/wMc56X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