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资料

摇滚指南针〉玩音乐玩出匠心的手工琴职人-高雄:DennShow Guitar Workshop

细感一座城市,摇滚音乐嗅着它散发的指南针玩职人味道;体会独有的氛围,给人古今交错之感的玩出南台湾,每个角落都有它的匠心故事。即使走在最热闹的工琴-高街头,依然不会感到城市中心的摇滚音乐紧凑压力,每个人顺着自己的指南针玩职人步调,过着想要的玩出生活方式,似乎是匠心南台湾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乐手巢夏季号)

摇滚指南针〉玩音乐玩出匠心的手工琴职人-高雄:DennShow Guitar Workshop

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工琴-高吉他只要是能排除费用上的困难,事实上还不算太难;要能制作一把吉他、摇滚音乐从无到有,指南针玩职人你必须理解它的玩出构造和配备,并能拆解再重新组装,匠心绝非常人可以轻易上手。工琴-高

DennShow Guitar Workshop是由制琴师Dennis与徒弟陈瑞明(小明)共同经营,两人都是由玩音乐的乐手进阶而成工匠,修习、启蒙的乐器不同,Dennis师傅是吉他手,小明师傅是贝斯手,他们除了维修乐器,也客制化手工琴,在流行音乐界颇负盛名。

▲Dennis师傅(右)与小明师傅(左)。

【工匠职人的成长之路:男孩子嘛!就喜欢拆拆弄弄】

「1980年代我们买乐器,都是老美做什么,我们买什么,乐手们也必须适应乐器。」一旦使用久了,便会损坏,当时台湾没有几个人会维修,Dennis师傅认识一位新加坡人Eddie,教他修琴,之后Dennis师傅从美国下订neck与body开始学做组装。

十多年下来,他内心存有诸多疑问,光做组装,无法了解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台湾也没有传授之人,于是他在1999年,首次前往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学习;2004年又去了亚利桑那凤凰城,学成归国后,才真正从无到有开始做起客制化吉他。

小明师傅回忆起跟着Dennis师傅修业期间:「作业场所是方寸之地,连狗的活动空间都比我宽敞!」这是Dennis师傅为了养成学徒能将工具随时归位、摆放整齐的习惯,如此才能保持工具随时可用,并且有规划、效率地进行工作。

而小明师傅的第一把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上头的一些老旧、髒污,遂将琴全部分解,整把琴包括螺丝都被他擦得「皮卡皮卡」(ピカピカ,闪闪发亮之意),虽装得回去,但宛如另一把琴的再生,被当时的老师霹雳啪啦地狠狠骂了一顿:「你干嘛把它拆!掉!」

▲维修是逆向工程,不仅要复原甚至要修到更好,根据琴主本身的使用习惯,有时需进一步调整。

连老师也不懂的组装,令小明师傅深深着迷:「说穿了,一支Bolt-On设计的琴,只不过是由琴身背面的四根大螺丝所固定,简单的结构,却在重新组装后,变成另一个样子?!」从那时开始,小明师傅便觉得制琴这档事,真是太有趣了!之后在乐器行工作期间,小明师傅找到机会便会把汰换下来、堪用的neck和body尝试组装在一起。直至2009年才拜师学艺,北上找Dennis师傅学制琴,师徒俩一直持续交流迄今。

▲一眼望去,工作室里的机台从裁切机、带锯机、钻孔机、压刨机、修边机、抛光机到砂磨机等一应俱全。

【1+1大于2】

▲制图完成后,师傅会根据客人期待的风格与音色需求,挑选木料。即便是同树种,产地或制程不同,声音便有所差别,例如自然乾燥的木材,砍伐下来后至少摆放8-10年,相较于能在短时间内抽离水分的人工木材,两者的声音频段便不相同,价格也差距甚大。

终于两位师傅意识到工作量已超过自身能力,开始拖件,陷入恶性循环。

Dennis师傅:「我已经从事制琴业20多年,小明也快20年,但他在南部,我在北部,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是,一个人两只手,能做的事情有限,接单也已overload(超出负荷)!」

「如果客户认同你,使生意逐渐好转,一般而言,会需要聘请人手,但我们这一行最大的问题是-请不到人。」在台湾拥有此项技术的人很少,合作的可能性相对也低。

2015年,Dennis师傅生了场病,休养一年,期间他思考着,如何让工作室再扩大,于是找来小明师傅商量。

▲「所有的材料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不然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像,做琴要先拿60分,就是进口材料,再来就是凭经验了!」工作室购买的是已裁切好的乐器用木材,常见的指板、琴颈料有枫木、桃花心木、赤杨木、栓木、沼泽梣木、核桃木等。

「这一行,永远都是单打独斗,没有群策群力那回事,所以我们期望以品牌的方式,扩大我们的领域,培育帮手,招募工作人员,一来解决目前订单消化不良的问题,也为将来推广台湾手工琴品牌做生产规划。」DennShow Guitar Workshop遂于去年成立,如今慢慢有了雏形,师傅们也持续讨论工序的变化与可行性,调整不完善之处并订定标準作业程序。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块有着相同天然纹路的七叶树(Buckeye)木材,价格自然不斐。

现阶段的DennShow Guitar Workshop不忘初心,以维修为主,客制化为辅。一方面的原因是,台湾乐手习惯购买成品,入手一把手工琴也有其门槛,客群非初学者,而是已具备一定程度认知、有经验及自我要求的演奏者。

▲抛光室。

另一方面,蕴含温度与漫漫等待的手工琴,打造的工序繁琐,耗时费力,从师傅每年约1-2把琴的产量来看,换算下来的时薪,可能比速食店还低!因此,合併后的工作室,初期为了求生存与训练人员,即便喜欢制琴,仍不能单靠制造,而是持续以维修建立与客户的关系。

▲静置室,等待换漆。

【打造一把个人专属的手工琴:天马行空到流畅操作】 

「制作手工琴最困难之处在于设计,因为前人皆已做过,如今想要创新,再怎么画,都有他人的影子存在。」

一把手工琴从无到有,刚开始,师傅会与客户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例如根据客户喜欢的乐手及其使用何种风格的琴,给予制作上的建议。接着绘制一比一的设计图,再从选料、木料配置、拾音器与配件配置、声音频道的调整等,慢慢地一点一滴架构起来。

▲近几年,有着特别纹路的朽枫木受到欢迎,可用来制作琴的面板。

小明师傅曾遇过一位客户拿着高中时期的作文来找他:「老师,这是我以前希望琴长的样子,有没有可能做得出来?」原来稿纸的背面是客户当时绘制的一把琴。只要不违背琴本体的基本设计,师傅们皆能将客户脑海里的样子实体化,这期间得与客户来回讨论数十次,因为从平面至立体的施作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起初为设想的状况,必须再与客户沟通、确认修改方向,以提供客户超过原本预期的「进化版」产品。

▲浊水溪公社江大的尤达号(左)及 P/MM 五弦贝斯(右,关于琴的发想与制作过程,可详见江大的纪录:HSIU Custom Bass #23)皆出自小明师傅之手。(影像提供:DennShow Guitar Workshop)

今年10月,DennShow Guitar Workshop也将参与「2016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先以亚洲市场为主,让更多人见到台湾手工琴的工艺技术。

▲喷漆房。

採访那天,Dennis师傅随机出题考了大帮手萌萌,萌萌反覆思量、一时给不出正确答案,Dennis师傅冷不防严厉说:「我跟你师傅说话时,你都没有在听!」这像让人领略了掌握一门专业并不容易,师傅的举手投足都要看在眼里:随时观察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偷学」经验、提升自我本领。

多数人的音乐是「玩」,他们的音乐是钻研和磨练,在指尖和制材的缝隙间,有一小节慎重的音符正被敲响。

◎DennShow Guitar Workshop◎

地址:804 高雄市鼓山区铁路街41号

电话:07-383-3016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9:30am-6:00pm;周六、日(含假日)採预约制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ennShowGuitar

◎Hsiu Guitar Workshop◎

https://www.facebook.com/hsiuguitar

◎Dennis Guitar Workshop◎

https://www.facebook.com/Dennis-Guitar-Workshop-223233114356279/?fref=ts

文字、摄影:曾暐婷

整理:乐手巢编辑部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