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经典恐怖片《半夜鬼上床》:电影配乐大师 Charles Bernstein 创造的噩梦世界

音效在恐怖电影中扮演相当重要的经典界角色,有时甚至比画面渲染更深刻的恐怖恐惧氛围,使故事与人物更饱满,片半配乐让观众无法忘却。夜鬼而在恐怖电影的上床分类中,有一种名为砍杀电影(slasher film),电影大师的噩描述疯狂的创造恐怖杀手杀死其他人物的过程。这些电影通常是梦世低成本制作,1980~1990年代是经典界此类型电影的高峰。着名作品有《惊声尖叫》、恐怖《月光光心慌慌》、片半配乐《13号星期五》等等。夜鬼虽然有人可能认为这类电影荒诞又廉价,上床但砍杀电影的电影大师的噩确为当代恐怖片开闢了新市场,它在流行文化中的创造人气之高,使没看过的人也知晓其中人物。听到主题曲甚至也能辨识出是哪部电影。

经典恐怖片《半夜鬼上床》:电影配乐大师 Charles Bernstein 创造的噩梦世界

▲ 图片来源:Warner Bros.。

1984年上映的《半夜鬼上床》(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是此类型的知名作品,由威斯克瑞文(Wes Craven)执导及编剧,查尔斯伯恩斯坦(Charles Bernstein)制作配乐。剧情讲述佛莱迪(Freddy Krueger)生前是专杀儿童的连环杀手,被孩童们愤怒的父母烧死后,变成恶魔在梦境中杀人。主角南茜汤普森(Nancy Thompson)抵抗佛莱迪,同时试图阻止睡意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之前,恐怖杀手通常面无表情、不会说话,甚至戴着面具。《半夜鬼上床》给予观众一种新的杀人魔形象:一个善于思考与言语的杀人魔。梦境和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不知道现在究竟是在现实还是梦境中,使佛莱迪的出现更加吓人。除此之外,突破以往恐怖片对女性角色的刻板描绘,主角南茜所呈现出来的坚强与机智,以及佛莱迪对榆树街居民怀有复仇动机,而非单纯谋杀,也是 《半夜鬼上床》成为一部经典恐怖电影的原因。后来发展为九部的系列电影,更有如怪奇物语等不少影视作品向其致敬。

▲ 在梦中被佛莱迪杀死的人,现实中也会死亡。Nancy Thompson 被视为恐怖电影中最重要的女性主角之一。(图片来源:Warner Bros.)

电影的配乐简单但令人印象深刻,一听到主题曲脑中便浮起佛莱迪的形象,其名气使不喜欢恐怖片的人也知道他是谁,能认出他烧焦的脸庞和经典造型:红绿相间的条纹上衣,头戴棕色牛仔帽。右手戴着有四只锋利钢爪的手套。

▲ 《半夜鬼上床》的畅销使发行公司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从独立电影公司不断地成长,接续制作《王牌大贱谍》、《魔戒三部曲》等电影,现在已成为好莱坞的主要电影公司之一,并隶属于华纳媒体旗下。图为自 1984~2003 年间一直扮演佛莱迪的演员 Robert Englund。(图片来源:Warner Bros.)

配乐幕后功臣:作曲家 Charles Bernstein 

《半夜鬼上床》配乐由美国作曲家 Charles Bernstein 制作,不过他的作品不全然与恐怖片相关,也有爱情、剧情和纪录片的配乐创作。例如:《Czechoslovakia 1968》(197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Drug Wars: The Camarena Story》(1990年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迷你影集)。Charles Bernstein 在90年代逐渐淡出制作实务,目前是影艺学院理事会其中一员,2000~2008年间更担任奥斯卡规则委员会(Academy Awards Rules Committee)主席。

“I write music for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Always have. Prenatal.” the incomparable composer Charles Bernstein brings his humor A game to our interview – up on the pod! Happy Valentine’s Day! https://t.co/MwZ3bLm7M8 pic.twitter.com/6oqargtZ6X

— Listening Podcast (@listening_pod) February 14, 2020

《半夜鬼上床》中,Charles Bernstein 捨弃传统管弦乐,採用合成器来传达这部电影的恐怖梦境。打造出令人不安的音调,营造险恶气氛,表现出佛莱迪构成的威胁。合成器的无机质音调也凸显出从梦境脱离后的不安感。

「我不想制作功能音乐(functional music),例如佛莱迪每次攻击时都要用同个音效之类的。我希望做出一个整体性的主题与音调。」Charles Bernstein 接受 Gibson 专访回顾他的经典作品时说道。同时笑着分享对这部电影的最初看法:「我没有发觉这部片深具潜力。当初看南茜讲电话那幕时,我直接按暂停然后翻白眼,心想:『我的天!这绝对不可能在戏院首映,一定是直接出录影带。这部片实在是太古怪了!』这想法让我勇气大增,认为反正没人会听所以我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延伸阅读:#专栏/欢迎入坑,合成器的世界!延伸阅读:《改变音乐的50种乐器》古典流行通吃的音色百宝箱-合成器

《半夜鬼上床》曲目赏析

由于预算有限,Charles Bernstein 使用 8 轨TEAC 录音机、吉他、贝斯、打击乐器、合成器(如 Oberheim OB系列、 Sequential Circuits Pro-One)和他自己的声音,独自编写、演奏、录制电影中所有音乐。

身为本片主题曲的〈Main Title〉有两个主旨:佛莱迪是专杀儿童的杀手,因此整首乐曲以童谣为基调,Charles Bernstein 将其扭曲再扭曲,从孩童的纯真转变为佛莱迪的变态和恐怖。重复的旋律带出另一个主旨:佛莱迪持续存在于孩子们梦中的事实。这两个主旨无论是在其他配乐还是剧情本身也一再出现。

Charles Berstein 创造出使人不安且无法预想未来的空间,透过和弦进程(Chord Progression)将主题曲的元素渗透到全部配乐中,打造佛莱迪的梦境世界。电影的各个恐怖情节伴随着激烈的音乐,经典曲目如〈Sleep Clinic〉与〈Run Nancy〉的激烈节拍和金属摩擦声使人实际感受到杀人魔的威胁。梦境为这部电影增添了另一种恐惧元素。尤其是当主角试图避免睡眠时,使得佛莱迪的出现更加出乎意料。随着剧情发展,主角群发现他们的噩梦不只是「一个梦」那么简单。

▲ 图片来源: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Facebook。

在整部电影的开头与结尾,还有一首令人毛骨悚然的儿歌,是跟主题曲并驾齐驱的经典配乐〈One, Two Freddy’s coming for you〉。这是预告佛莱迪即将到来的歌曲,由一群玩跳绳的少女所唱,虽然官方从未透露她们的身分,但大众普遍认为她们是死于佛莱迪手下的受害者。歌曲虽相当短,但孩童稚嫩的嗓音、简单的儿歌曲调,搭配上歌词意涵的巨大反差使人感到不寒而慄。

结语

综上所述,以现今的制作标準来看,《半夜鬼上床》(1984)配乐的结构可说是非常简单,但它成功地传达错乱及撕裂感,使佛莱迪如噩梦般的现身。除此之外,也运用开放的挂留和弦(open suspended chords)营造幻觉,用不和谐音程来提醒我们这不是梦。在低预算的限制之下,Charles Bernstein 一个人使用电子乐及合成器,成功缔造出最令人难忘和指标性的恐怖配乐之一。

延伸阅读:嗨!电影配乐导论:配乐的起源及功能(上)嗨!电影配乐导论:配乐置入的方式以及工作流程(下)

▲ 图片来源: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Facebook。

撰文:Vanessa Kao参考资料:WTOP、Screen Rant、MOVIE MUSIC UK、Forest Punk、Halloween Shindig、Amino

乐手巢杂誌 Vol.14 翻阅音乐巨星的炽热人生,5月24日发行: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4/

让作曲家大放光彩的奥斯卡奖项-最佳原创电影配乐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