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er Jazz Bass 简史:问世、造型、音色特徵
前言
作为第一个将电贝斯规格化与量产化的简史厂商,Fender 在电贝斯发展上的问世影响所及堪称无远弗届。尽管许多品牌在 Fender 的造型电贝斯问世、并获致商业成功后也起而效尤,音色但至少在 1970 年代之前,特徵美国乐师工会及其他许多机关都将电贝斯直接称作「Fender Bass」,简史 独佔性可见一斑。问世
迄今,造型Fender 的音色 Precision 与 Jazz,仍是特徵参与各种演出录音数量最为庞大的两种电贝斯型号。只要在工作上会与低音与电贝斯沾上边,简史就有必要对这两种乐器多些认识。问世先从 Jazz Bass 开始,造型以使用者的音色角度来看看这项乐器的发展历程,在演奏与器材的特徵互动中,哪些是重要而必须知道、理解的变革。
至于不同年代的商标样式、贴纸的位置、可变电阻的批号、制造日期与品管章盖在哪里等等细节,那是收藏家与古董商才要知道的事;借由理解脉络演进,进而能正确的评估手上的,或是想购买的乐器,是不是真能发出想要的声音、手感是否如同想像,才是使用者应该要知道的。
Jazz Bass 的问世
相对于 Fender 在电吉他上的进度,电贝斯的开发稍微慢了一点。1957 年,在 Precision Bass 大改版(之后谈论 Precision Bass 的专文会提及)之后,创办人 Leo Fender 开始构思如同「豪华升级版」的新款电贝斯设计,概念类似将 Stratocaster 型号电吉他视为 Telecaster 型号的升级一般,当然售价较高。这项设计从 1959 年开始。1960 年三月,Jazz Bass 的初期版本问世。Fender 是家非常市场导向的公司,当一项产品大受欢迎后,乘胜追击推出更好的升级版本相当理所当然。尽管 Jazz Bass 是 Leo 本人的想法,但与 Fender 的行销策略亦相符合。
▲ 1959 年制作的 Jazz Bass 原型机,使用类似 Jazzmaster 的拾音器。琴颈先使用当时现有的 Precision Bass 充数。
外型特徵
Jazz Bass 的实际体积比起 Precision 略大,主要以 alder 制成(也有少数使用 ash 产品),重量与共鸣皆佳。称做 offset body 的斜向底部琴身设计,来自 Fender 在 1958 推出,预计作为旗舰版吉他的型号 Jazzmaster,以当时大部分乐手演奏时都是坐着的状况来看比较好操作。Jazz Bass 之名由营业部经理 Don Randall 命名,理由当然一来是琴身设计来自 Jazz Master 吉他,另外也希望能吸引爵士乐手的注意,特别是能让更多吉他手转战电贝斯。在流行音乐走向由爵士大乐队演奏的抒情歌曲与舞曲,转向小编制、更强调节奏组表现的 R&B 与摇滚乐时,能有一项让乐手能持续演奏生涯的乐器出现,当然是商机的一大来源。许多人认为低音提琴乐手会热情拥抱 Jazz Bass,但其实多数低音提琴手对于相对较宽的 Precision 琴颈反而比较适应。Jazz Bass 上弦枕处的琴颈宽度落在 1.437” 到 1.5” 左右,比起 Precision Bass 的 1.63” 到 1.75” 左右确实窄了许多,对于吉他手来说确实比较容易适应。
▲ 1965 Fender Jazzmaster,斜屁股的琴身设计是 Jazz Bass 的灵感来源。
▲ Jazz Bass 与 Precision Bass 的上弦枕宽度比较,可以明显看到 Jazz Bass 窄上许多。
音色特徵
除了 offset body 的明显外观特徵外,最显而易见的差异,是以两个不同位置的长条形单线圈拾音器,取代了原来 Precision Bass 上的双线圈拾音器。在 Jazz Bass 原型机上是如 Jazz Master 上的大型单线圈拾音器,但音色不对,只好重新设计。上市版本上重新设计的拾音器,便是现在所见的长条型八只磁柱版本;因为两个拾音器位置不同,所以抓取到的絃震动会有部分频率「相位相消」的现象出现,造成的 Jazz Bass 独特、中频略为凹陷的清澈音色。
▲ Jazz Bass(上)与Precision Bass(下)琴身形状的比较,也可见到两者拾音器配置与控制系统的差异。
1960-61 年版本上的 Jazz Bass 使用的是类似 Gibson Les Paul 吉他的控制方式,两组控制个别拾音器的音量与音色调整相叠(stack knobs)控制,音色切成十格。这种控制方式在当时不太受到欢迎,但因其音色变化大的特性,后来也获得不少乐手如 Bobby Vega、Flea 等人爱用;Fender 自己的美厂复刻 1962 Jazz Bass 上也使用如此的配置。1961 年 12 月,音色控制正式更换成之后沿用数十年的标準 V-V-T(前拾音器音量/后拾音器音量/总音色)配置,音色控制的的塑胶旋钮较小。旧版的相叠控制一直持续使用到 1962 年,库存零件耗尽为止。
▲ 1960-61 时 Jazz Bass 使用的堆叠式控制,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互动式设计,每个旋钮的变动都会连带影响其他部分;之后使用的三旋钮 V-V-T 控制就精简许多。
▲ 最早的 Fender Jazz Bass 广告,列出了所有制造商希望消费者能注意到的新设计与特色。
音色要素:拾音器与控制电路匹配
个别的拾音器音量控制,使 Jazz Bass 相对于 Precision 来说多了极多的音色控制可能与变化,特别是琴桥端后段拾音器的音色是全新的选项,Jaco Pastorious 那被后人反覆模仿的着名音色,便是灵活使用后段拾音器与双手力度位置搭配的结果。如何使用 V-V-T 这样简单的控制选项,来制造出千变万化的各种独特音色,是使用 Jazz Bass 乐手永远的课题。此外,有个特别的说法也该列入选择 Jazz Bass 时的考量:
对于 Jaco,以及 Led Zeppelin 的 John Paul Jones 那浑厚有力的 Jazz Bass 音色,日本的超高级手工拾音器制造商 K&T 曾提出过一种「啊你就没有人家的手啊」之外的解释:
Fender 在 1962 年,将 Jazz Bass 的控制系统从堆叠的 V-T-V-T 更换为较简易的 V-V-T 控制时,也改变了搭配的拾音器的制作方式。在新的版本少了一个可变电阻,总负载降低的状况下,拾音器也改为较低输出的版本。亦即:若是将原来与 V-T-V-T 系统搭配的较高输出的拾音器,改为与 V-V-T 系统搭配的话,能得到孔武有力、浑厚强劲到超出 Leo Fender 本人设定的拾音器输出;而 Jaco 与 JPJ 两人的 Jazz Bass,正好是在无心插柳的状况下形成如此的配置。
提出 K&T 这独特的说法,并不是在暗示只要换了大出力的拾音器,音色就会变好;而是期望使用者能更加注意乐器上不同元件的搭配,可能导致的音色变化。
▲ 装载了 K&T 标準版「J.I.G」拾音器(售价 11 万日圆,更高级的 J-60 型号超过 18 万日圆)的日本手工琴 Fullertone Jay-Bee 60 的测试影片,可以听听看是不是真有如 K&T 自己宣称的那种音色。
之后,将介绍 1960 与 70 年代内 Fender Jazz Bass 的发展与变动。这二十年中,有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也有越做越糟的设计,敬请期待。
▼ 乐手巢 YouTube 频道 – 江大详谈 Jazz Bass ▼
撰文:江力平(江大)图片来源:chasingguitars、reverb、guitarpoint、PMT、talkbass、reddit
乐手巢杂誌Vol.13 独家专访 Slash,1月12日发行: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3/
那块黑黑的到底是什么?关于 Tug Bar / Thumb Rest 的一些介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16年度观察:吉他周边也走M型化?
- 为全天候创作而生—LAVA ME 2
- 2019春季NAMM重点发布总整理,你今年想要添购什么呢?
- 小鼓鼓肚的材料如何影响音色?木头鼓肚(三)特殊的木材
- [整理报导] 2017 NAMM全球最大乐器展现场直击!鼓、铜钹品牌(3)
- 嗨!大师密技:Dave Pensado 谈摇滚吉他混音技巧
- 木吉他尺寸该怎么挑?给初学者的尺寸建议
- 关于 Fender Jazzmaster,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事(一)
- Foster the People《Torches》,举起火把关怀危险心灵
- 【Cover Art】The Beatles
- 想提升音色层次?先了解破音的动态
- Darkglass联手新锐金属Bass大咖Adam推出多功能前级/录音介面「ADAM」
- 【Feature】比利时电音新天王Stromae跨足时尚,Mosaert于Colette发售::乐手巢YSOLIFE
- 吉他手录制YouTube影片看这篇:简单提升影音品质的方案!
- 便利性提升!看似最没用的小盒子 Patch Bay
- 【乐手评鉴】Keeley Caverns V2开箱测试!Delay跟Reverb双机一体真的好吗?
- 《Falling Down》直入心扉的宝藏神曲,不知不觉已陷入这感觉
- NAMM2017》电吉他音箱篇!
- 嗨!Dj Swivel 谈 The Chainsmokers 的〈Closer〉制作跟混音
- 嗨!大师秘技:葛莱美级混音师 Jimmy Douglass 的职人经验分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