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粉丝聚集地

【Cover Art】Tame Impala迷幻摇滚群像:德罗斯特效应篇

你12岁的迷幻时候在干嘛呢?看着随身听里的CD像直升机的风扇般转起来,把耳机线的摇滚另一头递给好友,边哼歌边写功课,群像直到电池快没电时被鬼声逗笑,德罗改拿出偶尔用来决斗的斯特中音笛敲敲背、搔搔痒,迷幻我们12岁的摇滚音乐训练就差不多了。(孔锵老师请给滑音)

【Cover Art】Tame Impala迷幻摇滚群像:德罗斯特效应篇

不过,群像同样年纪在澳洲有个屁孩手上正拿着两台录音机在进行多声道录音,德罗首先录一段鼓点,斯特接着录在播放鼓点录音时弹奏键盘,迷幻再录在播鼓点与键盘录音时弹奏贝斯,摇滚用这个方法一直增加乐器,群像土法炼钢玩到16岁,德罗老爸看儿子功课都没写,斯特每天晚上躲在车库搞音乐,不但没有把录音带子都拉出来包水果,反而送上一台8轨录音机。他是Kevin Parker,21岁那年组了个band叫“Tame Impala”(温驯黑斑羚),现在连Lady Gaga都想跟他合作。

▲澳洲音乐人Kevin Parker是Tame Impala的灵魂人物,图为2009年录制《Innerspeaker》专辑。

澳洲摇滚乐团“Tame Impala”于2007年由Kevin Parker(主唱、吉他、卡祖笛)创立,其他成员有Jay Watson(鼓、合音、合成器、吉他)、Dominic Simper(贝斯、吉他、合成器)、Cam Avery(贝斯、合音)、JulienBarbagallo(鼓、合音)。音乐风格受6-70年代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影响颇深。

与一般乐团定位不同的是,Kevin Parker常常强调Tame Impala是他个人的音乐专案,由自己负责主要音乐创作与录音工程。他从小就自己一个人玩录音,从没想过自己的作品会流出车库之外,被外界喜欢,他享受自由创作,不想因合作妥协想法。

▲澳洲迷幻摇滚乐团“Tame Impala”在2007年由Kevin Parker创立。

Kevin Parker的音乐启蒙者是父亲,不过开明的老爸还是会担心儿子选择音乐当职业后丧失对音乐的乐趣,大学时,Kevin Parker先主修工程学,觉得太无聊又转到天文学,麻烦的是,除了音乐,根本没有任何事可以引起他的兴趣,得了一种只想做音乐的病。

在一次天文学讲座,Kevin Parker看到一张星球幻灯片,后来被他画成Tame Impala EP封面。演讲内容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音乐,无论如何都无法放弃音乐梦想。「我知道会变穷,可是我只想做有趣的事。」看看这段访谈:

▲Tame Impala 2008年发行的EP,封面由Kevin Parker根据天文学讲座的一张幻灯片绘制,呈现Antares星、Mira星、太阳的不同尺寸。Tame Impala热门歌曲〈Half Full Glass Of Wine〉收录于此。

Tame Impala早期专辑视觉多数交付澳洲图像设计师Leif Podhajsky,Leif Podhajsky以设计唱片封面闻名,合作对象包括Tame Impala、Foals、Toy、The Horrors、Of Monsters and Men、Sony Music、Warner Records⋯⋯等音乐人、乐团、唱片公司。

Leif Podhajsky艺术风格浓厚,以「连结」作为创作出发点,探索主题关联性、表现与大自然的关系、呈现迷幻经验,试图启发观赏者重新排列组合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澳洲图像设计师Leif Podhajsky以制作迷幻风格唱片封面闻名。

Leif Podhajsky在受访中提到,他从未刻意为音乐创作,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专门制作唱片艺术的设计师,唱片包装只是他实验艺术与设计的其中一环,偶然将作品放在网路上分享,不仅获得正面迴响,还吸引一些唱片公司注意,转眼就开始设计Tame Impala的第一张专辑,开启唱片设计大门。

迷幻艺术图像缤纷多彩、持续变形,诱发晕眩的动态感,为了设计出符合音乐概念的图像,Leif Podhajsky必须校准万花筒稜镜:沟通概念、绘制草图、实验可能性、修正、再实验、再修正、下定义。每个专案被赋予专属概念,设计程序则大抵相同。

▲2010年专辑《Innerspeaker》封面由Leif Podhajsky设计,运用部分图像无限循环的「德罗斯特效应」(Droste effect)手法,表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大烟山国家公园(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Leif Podhajsky许多作品从大自然取材,一则反映出自己的根源,在雨林、瀑布及海洋环境中成长,一则希望借此呼吁人类尊重自然、爱护地球,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的原真境界。

「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连,与各种事物环环相扣。我认为我们已失去连结。我透过作品尝试描绘这种断裂的关系,并提供修补连结的方法,改善彼此和环境的共存关系。」Leif Podhajsky说道。

▲2012年专辑《Lonerism》封面由Leif Podhajsky设计,素材为Kevin Parker用Diana F相机在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Luxembourg Garden)拍摄的照片,画面中的栅栏表现出隔阂感,挂牌以法文标示「狗儿即使牵缰绳也不能穿越此限。」右上方的红色污点因Kevin Parker误捲绕胶卷造成。

▲2012年EP《Feels Like We Only Go Backwards》封面由Leif Podhajsky设计,MV由Joe Pelling、Becky Sloan执导,贯彻迷幻艺术缤纷意象。

▲2012年EP《Elephant》封面由Leif Podhajsky设计,许多乐迷认为这首歌是约翰蓝侬的嗓音,Pink Floyd〈Money〉的旋律,Kevin被附身了吗?

最后来看Tame Impala在录音室的live表演,想像中的迷幻摇滚乐团在录音室烟雾缭绕、乐手都颠颠狂狂乱甩酒瓶吗?没耶,投入表演的乖宝宝模样让人一见倾心、嘴角上扬。

Tame Impala迷幻摇滚群像:涡旋脱落篇

撰文:蔡舒湉

图片来源:Grantland、Pinterest、i.ytimg、designWEEK、Blogspot、Indieground、Chord,Stabs and Lyrics

SaveSave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