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导》Thom Yorke x Radiohead x The Smile: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诡异眼墙望穿潜意识声景
吶喊抑郁少男少女心声的特别〈Creep〉、以化学武器调查专家 David Kelly 为题的报导被凝争议歌曲〈Harrowdown Hill〉、受《滚石杂誌》等媒体评为将 Radiohead 地位从邪典乐团转变至世上最重要摇滚乐团之一的凝视《OK Computer》、同时发布音乐与影像的视之声景个人作品《ANIMA》、目前只出一张专辑的间诡超级乐团 Atoms For Peace、更自由解放的异眼意识 The Smile 以及阴风阵阵袭来的《Suspiria》电影配乐⋯⋯Thom Yorke 的灵魂闪烁着各种不同的样貌,都说眼睛是墙望灵魂之窗,你所看见 Thom Yorke 的穿潜灵魂,是特别什么模样的呢?
▲ 图片来源:Alex Lake/XL Recordings。
驶过铁轨的报导被凝呼啸声响起,发现原来自己身处地下隧道,凝视不断前进,视之声景像是间诡模拟进入睡眠状态神经系统,伴随着渐渐增强的异眼意识电子声响,一股晕眩感袭捲全身,墙望将一个个观看的灵魂吸入《ANIMA》的世界⋯⋯Thom Yorke 不愿受框架的性格,体现在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ANIMA》,除了音乐作品,还找来《黑金企业》、《霓裳魅影》导演 Paul Thomas Anderson 执导同名短片,是他初次尝次将音乐与电影短片结合之作。音乐方面借错综复杂的合成器声响与节奏相互交织,打造如梦般的声景,脑波彷彿也被随之重新调频;影像上则是 Thom Yorke、导演、编舞家、舞者等团队共同打造的视觉艺术。
「我看见做工的人、我看见人们,他们的身体不再运作,他们的身体被一种不可见的力量驱使。」《ANIMA》的前半部,就是 Thom Yorke 这句作品理念的具象呈现:每个人都机械地做着相同的动作,Thom Yorke 也是其中一员,然而,他脸上却时而展现困惑的神情、时而做出与众不同的肢体动作,散发着格格不入的感觉;一直到全片最柔和〈Dawn Chorus〉现声,场景也随之迎来了转变:从压抑、制式化的地底,来到了能自由翩然起舞的地面;Thom Yorke 也正式与女主角有了接触。「《ANIMA》对我来说就是潜意识透过肢体的呈现,对我来说很合理,当你看到编舞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了。」而这是否也是 Thom Yorke 脑中所想事物的具象化?只见他羞涩地笑了笑:「我不会承认,但大概可以这样说啦。」
「在这个文明化的过程中,我们的意识便渐渐与人类心灵较深层的本能层次分离开来,最后甚至跟心灵现象的本有基础分家。还好,我们尚未失去这些本能层次,即使它们可能只以梦的形象现身,它们仍残存在部分的潜意识中。」──荣格《人及其象徵》
Thom Yorke 对梦境与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相当着迷,这点也反映在专辑名称上:「ANIMA(阿尼玛)」为荣格提出的概念之一,可简略理解为男性潜意识中的阴性面。而梦境,可被视为是一种潜意识协助观看自我内在世界的方式。由 Dajana Roncione 饰演的女主角,表面上看似是 Thom Yorke 在浊世苦苦寻找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但若连结专辑名称,她或许就是 Thom Yorke 内心阿尼玛的具象化。在与女主角相遇后,画面的色彩从单调转为丰富,Thom Yorke 也展露笑颜;与阿尼玛的结合,彷彿是 Thom Yorke 实现个体化的过程,并在最终迎来了曙光。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女主角的 Dajana 正是 Thom Yorke 现实生活中的伴侣,更增添了梦境虚实难辨之感。
「我发现梦境对于我们与他人连结、与社会互动,以及处理自身所发生的事情上,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件事非常迷人。如果我们不做梦,就无法正确地与他人产生连结。」Thom Yorke 总结:「所以,梦境就是生而为人的重要基础。」另外,在《ANIMA》短片中出现的人像照片与画作,以及专辑黑胶唱片圆标设计皆为独眼,是暗指人们观看事物的狭隘?营造梦境与现实的反差?又或是结合独眼巨人的象徵?这些意象为《ANIMA》增添了更多神祕感,也是留给观众仔细深思与品味的空白。
自〈Creep〉爆红席捲全球起,Thom Yorke 就被迫曝露在公众视野下。一个个炙热的眼睛,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令这位 weirdo 相当不安。他也从未隐藏自己对于粉丝追随的厌恶,「一开始我真的完全无法理解。我没办法习惯『人们想追随你』这件事。陌生人会上前用奇怪的方式和你说话,或是问关于你的事。我不是在抱怨,只是会直觉反应『你不能侵犯我的隐私。』对此,我还是感到很挣扎,但我试着不要让自己有这种负面的反射行为。所以就有了公众场合与私下两种版本的 Thom Yorke。」
虽然他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想与他交流,但也一直在自我调适。他在2019年的访谈中表示,现在的自己肯定处理得比20年前还要好,并将原因归功于他的伴侣 Dajana,「她会告诉我:『你不需要把人们推开。给他们一点时间,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她教我不用对关注感到那么不屑。」即使不喜欢备受瞩目,Thom Yorke 其实并不排斥与粉丝交流,「不以 Radiohead 的身分巡演满有趣的。我们开始做一些小型表演,并在演出结束后见见观众。对我来说,走出舒适圈并了解我的作品对某些人来说很重要,是一件很好的事,让我大开眼界。我试着过平凡的生活,当你遇到某个人,然后他们想要和你握手并告诉我一些关于歌曲的故事,我觉得很好。我需要这样被打醒。」
尽管 Thom Yorke 已有所转变,但深植于内心的不安,似乎仍未除根。从他与 Jonny Greenwood、Tom Skinner 在2020年共组 The Smile 首张专辑《A Light for Attracting Attention》就可见端倪。曲风充满诡异氛围,与焦虑的电子乐、不寻常的钢琴抒情曲、偏执忧郁,以及具脉动感的吉他声响交融。2024年1月26日,在北风的吹拂之下,Thom Yorke 的不安又再度萌生。
▲ 图片来源:XL Recordings。
The Smile 的第二张专辑《Wall Of Eyes》光从专辑名称就直接点出「满墙的眼睛」,封面艺术再度携手多年来的合作伙伴 Stanley Donwood 打造「看得你发寒」的视觉,强化被凝视的意象,毛骨悚然之感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以冷冽疏离氛围搭配 Bossa Nova 节奏、冲突感并存的同名歌曲揭开序幕,此曲与 The Smile 其他音乐作品略有不同,风格上相对柔和、优雅,后半段渐渐转入强烈的不和谐,Thom Yorke 则优柔、虚无缥缈地低吟着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监控,氛围越发诡异。从 MV 也可感受到被监视着那股压迫不安的窒息感,眼睛意象无所不在,有种在凝视与被凝视间交错之感:在观看 MV 的同时,我们也正在被影片中的眼睛观看;MV 中的眼睛同时又注视着 Thom Yorke⋯⋯MV 中的眼墙,亦让人联想起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为希区考克的电影《意乱情迷》(Spellbound)打造的梦境场景。《Vulture》评论,《Wall Of Eyes》是迷幻乐迷的归属,「千禧和 X 世代的超级乐迷,有时会将 Yorke 和 Greenwood 视为指引,引导他们度过紧张不安的21世纪。」看来 Thom Yorke 在无意间,又吸引了一群新世代的追随者。
▲ 〈Wall Of Eyes〉MV,约2:52处令人联想到希区考克影《意乱情迷》场景。
▲ 希区考克电影《意乱情迷》,场景由达利打造。
〈Wall Of Eyes〉MV 尾声,可见各种版本的 Thom Yorke:不耐、娓娓道来、深思、沉默、歇斯底里大笑、焦躁、置身事外的第三者⋯⋯而他也从不敢直视他人双眼的 creep,成为了能与阿尼玛对视、接受眼墙的人。那一个曾为〈Paranoid Android〉写下40个不同版本的完美主义者,已渐渐放下某些执着,像是二次解禁10余年未现场演出的〈Creep〉,尽管 Thom Yorke 内心多少还是有些不情愿,「有时候感觉还满酷的啦,但其余的时间唱到一半我就想停了,我心想『好了啦,够了吧。』」乐迷多年以来的愿望终于被满足了。从未止步于出道就爆红的里程碑,而是持续自己热衷的声响实验,无法被定义,或许这就是我们热爱并不断追随 Thom Yorke 的原因。
▲ 图片来源:Frank Lebon/XL Recordings。
撰文:Yuki Liu 刘韦琪资料来源:XL Recordings、Beggars Group、《ANIMA》、Dazed、Esquire、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YouTube、XL Recordings YouTube、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Rolling Stones-1、Rolling Stones-2、Rolling Stones-3、Guitar.com、NME-1、NME-2、VULTURE、BBC、In/Frame/Out YouTube、PanSci 泛科学
🐔本文收录于乐手巢杂誌 Vol.20,乐手巢杂誌全台索取地点:https://bit.ly/3QWmVfZ
The Smile 说心态正确,不好的回馈也是有用的,真心热爱就必须承受批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Never Gonna Give You Up》让一代人记忆深刻的网络神曲!摇摆摇摆
- 不改琴也能改变音色!拾音器的高度,让你的电吉他声音差很多
- 不改琴也能改变音色!拾音器的高度,让你的电吉他声音差很多
- 铁粉必备服:YOSHIKI(X JAPAN)创立和服品牌YOSHIKIMONO
- 《Wonderful U》这份哀伤痛入心扉,却让人无法自拔!超好听的英文金曲
- 2023年 NAMM Show 在即,Fender 出面说明不参展原因
- 为什么你需要一颗 EQ 效果器?四种 EQ 效果器功能玩法
- Fender Jazz Bass 简史:问世、造型、音色特徵
- 【Cover Art】Pixies《Doolittle》猴儿上西天,超现实歌词影像剧本
- 【Cover Art】黑色安息日首张同名专辑,惹来邪教争议的唱片包装
- 随机阅读
-
- 【乐手评鉴】「口袋里的练团室」:Yamaha SessionCake 团练盒实测
- 那些影响HediSlimane的女人们:8位Saint Laurent的音乐缪思
- 摇滚指南针〉一起在音乐现场狂欢吧!──高雄.百乐门酒馆、LIVE WAREHOUSE
- 用音箱模拟器材该怎么选择监听工具?
- 人品,永远大于能力(说的太对了)
- 【乐手评鉴】稳定又快速的破音效果器 — Suhr Eclipse 开箱
- 监听喇叭一定要有好声音?你还有「另类」监听选择!
- 【Cover Art】Eric Clapton早期乐团Cream,60s摇滚的迷幻与蓝调
- 头上的房间:音箱与Headroom
- 带综效演出,你可以配颗轻便的 Power Amp
- 【FEATRUE】Pharrell Williams的Chanel看秀日誌
- 围墙之下崛起的未来之声:柏林 Techno 文化的科幻魅力
- 欧美流行经典 I Long For You《我渴望你》Amy Sky 深情演唱
- 【Cover Art】梦中的小红莓,与行尸一同走来
- 击败Lorde与Patti Smith,电影《Selma》Glory获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乐手巢YSOLIFE
- EZdrummer 3 开箱,让 AI 鼓手帮你编鼓!
- 《The Power of Love》穿透灵魂的歌声,是震撼心灵的力量!席卷全球的英文金曲
- 那些影响HediSlimane的女人们:8位Saint Laurent的音乐缪思
- 【Cover Art】Pixies《Doolittle》猴儿上西天,超现实歌词影像剧本
- Prince《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搭乘画笔展开环游世界之旅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