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基恐怖秀》拥抱多元灵魂,创造跨世代邪典经典
2025年《洛基恐怖秀》(The洛基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即将迎来上映第五十周年,作为史上上映最久的恐怖电影,本片着实缔造了 Cult 片乃至于整个影史的秀拥邪典奇迹,不仅每年金马奇幻影展场场秒杀,抱多疫情期间在美国波特兰市,元灵还有电影院坚持每周六不间断放映。魂创电影推出在社会风气相对保守的造跨70年代,一部融合跨性别、世代双性恋、经典肉体崇拜、洛基华丽摇滚等前卫元素的恐怖音乐剧,注定了它曲高和寡的秀拥邪典命运,在赢得热烈的抱多掌声之前,《洛基恐怖秀》一如主角法兰克博士,元灵都有着乖舛而崎岖的魂创命运。
▲ 图片来源: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Facebook。
《洛基恐怖秀》由 Jim Sharman 执导,改编自 Richard O’Brien 的怪诞舞台剧,故事讲述一对刚订婚的恋人布莱德(Barry Bostwick 饰)和珍娜(Susan Sarandon 饰),因车子在夜雨中抛锚而向附近的居民求助,没想到却误入法兰克博士(Tim Curry 饰)的古堡,展开一段诡异奇幻的旅程。舞台剧于1973年在伦敦的 Royal Court Theatre 首演,后来受到观众热烈迴响,透过知名音乐制作人 Lou Adler 的引荐,将整部剧移师美国演出,又在隔年翻拍成电影。不过电影版的成绩一开始并不如预期,大胆创新,或对当时的观众来说可谓惊世骇俗的主题,让电影上映不到一周便因票房惨澹而下片,甚至取消了全美多个城市的首映。当时负责本片行销策略的 Tim Deegan,看到了内容同样骇人的《粉红火鹤》(Pink Flamingos)在午夜场取得了成功,便灵机一动将《洛基恐怖秀》推上了深夜场的舞台,才终于逐步累积声量,收穫了一大票忠实粉丝。
本片可见在视觉上汲取了大量汉默恐怖电影(Hammer Film Productions Ltd. 是一家英国电影制作公司,以 1950 年代至 1970 年代制作的一系列哥德式恐怖和奇幻电影闻名)和 B 级科幻片的元素,如维多利亚哥德式的建筑、白布包裹如木乃伊的人形、鲜红的血液字体设计等。在服装造型和妆容设计上,则可窥见华丽摇滚(Glam rock)的影子。彼时的英国乐坛正流行着亮片闪耀的舞台服装、鲜喜多彩的妆容和雌雄同体的形象,不愿局限于传统两性框架的 Richard O’Brien 就曾表示:「华丽摇滚让我更能做自己。」剧组找来的化妆师顾问 Pierre La Roche,最着名的作品即是 David Bowie 的 Ziggy Stardust 和 Aladdin Sane 的闪电妆;服装设计师则由负责原版舞台剧的 Sue Blane 担纲,黑色皮革马甲、吊带网袜、内衣外穿等经典设计,被认为是后来庞克时尚的原型。在音乐部分,原着 Richard O’Brien 创作了大部分歌曲的雏形,制作人 Richard Hartley 则增添许多摇滚乐的元素丰富编曲,让整体的风格更加鲜明;亦找来歌手 Meat Loaf 演出,充满律动感的〈Hot Patootie, Bless My Soul〉瞬间就唤醒观众的摇滚魂,血脉贲张直至尾音落下,爆裂的热情四溅。
《洛基恐怖秀》能奠定其 Cult 片之王的地位且历久不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视其如邪教般膜拜的「信众」。这些忠实粉丝每年在世界各地自发举办相关活动,除了 cosplay 电影里的经典角色外,还会发放道具、带领观众一同高歌跳舞,并在播到特定场景时喊出对应的台词与戏中人物对话,这些心照不宣的默契逐渐演变成观赏《洛基恐怖秀》的传统。不仅增加观影的乐趣,也让原本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打破拘谨传统的观影规范和束缚,只因电影营造的魔幻时刻而享受狂欢,呼应了本片的核心价值。虽然故事的结尾以悲剧收场,失序的集体狂欢后只徒留迷惘回归现实世界的人们,但也因此更凸显能够毫无忌惮做自己的难能可贵,也血淋淋地反映了少数族群在社会上面临的质疑和挣扎。
▲ 当电影来到〈Time Warp〉的桥段,大部分的观众都会从座位上起身、跟着电影的角色一起跳舞。
▲ 台湾亦有团队在做《洛基恐怖秀》表演活动,「Time Warp Taiwan」至今已举办超过10场演出。
或许《洛基恐怖秀》的魅力就在于,只有这样的一部电影,才能让观影者抛开世俗的枷锁,自在地随着音乐欢唱和起舞,那些在现实世界不被接纳、不被认同的灵魂,终于能在这雨夜的古堡里找到栖身之所,如法兰克博士高唱着的:「Don’t dream it. Be it. 」
撰文:叶辰欣资料来源: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Wikipedia、Hammer Film Productions Wikipedia、Daniel Netzel YouTube、RockyWiki-1、RockyWiki-2、Polyphonic YouTube、Minty Comedic Arts YouTube图片来源:Allstar Picture Library Limited./Alamy Stock Photo
※ 吸烟有害健康
🐔本文收录于乐手巢杂誌 Vol.20,乐手巢杂誌全台索取地点:https://bit.ly/3QWmVfZ
纵横音乐、影视圈超越半世纪,传奇摇滚天王 Meat Loaf 逝世
- 最近发表
-
- 【Cover Art】David Bowie「摇滚变色龙」大卫・鲍伊的封面艺术回顾(下)
- 三种5150音色一次拥有,Bogren Digital BDH 软件开箱
- Fender Jazz Bass 简史:使用 Jazz Bass 的贝斯巨匠们
- 如何制作声音的克隆人:关于 AI 与音乐(五)
- 想改变吉他音色?试试看改装摇座零件吧!
- 【课程讲座】由一张唱片的诞生认识流行音乐产业/典选音乐王方谷::乐手巢YSOLIFE
- 【Feature】CLUELESS:独领风骚的90年代(下)
- 春之迴响〉嗨!春天来了!披头四的 "Here Comes The Sun"
- 《Promises Don't Come Easy》百听不厌的英文金曲,那些话语萦绕耳旁宛如昨天
- 去首尔的图书馆听歌吧!拥万张黑胶收藏的Vinyl Library
- 随机阅读
-
- 动手做的客制吉他,Warmoth下单全攻略(上)
- 【Feature】Alexander Wang与The Weekend推出胶囊系列WangXO
- KENZO x Spike Jonze香水广告: 影像、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完美结合
- 记得换「絃」!新鲜的「絃」最棒!
- 回顾:2017最值得注意的六款效果器
- 【Cover Art】Coldplay《A Head Full Of Dreams》,酷玩梦过头的生命之花
- 【演出事】演唱会 Programmer 都在做什么? (下)
- 【专题】拾音器的原理 (Guitar Pickups)
- Loadbox,街坊邻居的好朋友
- Fender Jazz Bass 简史:二十年兴衰,1960 – 70 年代的 Jazz Bass
- 突破体积与功能想象的随身合成器 —— Artiphon Orba 2
- 【乐手评鉴】开箱 Lari Basilio 代言的亮丽紫色破音效果器:The Violet
- NAMM 2019》 Bass手们的新玩具——音箱篇
- 去首尔的图书馆听歌吧!拥万张黑胶收藏的Vinyl Library
- 【专题】拾音器的原理 (Guitar Pickups)
- 【乐手评鉴】为21世纪金属而生!DSM & Humboldt Black Clouds 破音效果器开箱
- 效果器》对Tone心猿意马?试试破音专属的综合效果器!
- 乡村生活与马做朋友,Nahko 横越身世之苦的疗伤天堂
- 看准英国音乐生态活跃,Gibson Garage 选定伦敦开设第二间旗舰店!
- 【Cover Art】幸运魔咒!滚石乐团《Some Girls》跟Valmor学风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