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没有原创配乐的《大法师》,寂静打造影史骇人经典

恐怖电影中的原创影史一项大宗题材是宗教,其中最为出名的配乐莫过于1973年发行的《大法师》(The Exorcist)。恐怖电影一直以来非奥斯卡所青睐的大打造类型,在本片上映之前,法师恐怖电影通常被认为是寂静经典廉价、只会吓人但没有剧情的骇人电影类型,《大法师》的原创影史成功为后世的恐怖电影铺出了迈向奥斯卡奖的道路。本片是配乐一个剧情令人深思的故事,直面人们的大打造宗教和精神信仰,不仅让观众尖叫,法师也使观众思考,寂静经典并荣获当年的骇人奥斯卡最佳音效奖。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部经典之作的原创影史配乐与声音特效吧!

没有原创配乐的《大法师》,寂静打造影史骇人经典

▲ 图片来源:© Warner Bros.。配乐

▲ 影史经典的大打造蜘蛛爬行。

剧情介绍

大法师的剧情相当简单,一位12岁小女孩被恶魔附身,求医罔效后,她的母亲不顾一切的尝试拯救爱女,最终决定从宗教管道着手,透过罗马天主教会请来了两位神父进行这次的驱魔行动。本片获十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获奖两项,在当时为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之一,全球票房收入超过4.41亿美金。

▲ 被美索不达米亚神话里的恶魔帕祖祖(Pazuzu)附身的小女孩芮根(Regan)。(图片来源:大法师官方 Facebook。)

▲ 神父卡拉斯与神父梅林。除了芮根之母克莉丝的家庭外,本片也阐述不少神父卡拉斯的个人背景,探讨亲情与信仰的议题。(图片来源:大法师官方 Facebook。)

配乐介绍

谈及恐怖片,悬疑且压迫人心的配乐,一直是当今恐怖片烘托气氛的必备元素。恐怖电影的音乐很少会像传统电影配乐一样採用交响乐结构,主要诉求为观众创造心理体验,制造令人不安的声音,从而导致更高的预期或恐惧,刺激观众的生理反应。

但获得奥斯卡奖的《大法师》,配乐的运用并不多,甚至能说「寂静」才是主体。导演威廉弗莱德金(William Friedkin)原先请着名作曲家拉罗斯齐弗林(Lalo Schifrin)为电影谱曲。但拉罗斯齐弗林的作品却因为太恐怖,没被採用在正片本身,最后剧组改採用非原创的音乐,例如Mike Oldfield《Tubular Bells》等。因此,本片并没有专属的作曲家与原创配乐,而是挑选出数个音乐家的作品剪辑而成:包含Anton Webern(安东·魏本)、Krzysztof Penderecki(克里斯多福·潘德列茨基)、George Crumb(乔治·克拉姆)和Hans Werner Henze(汉斯·维尔纳·亨策)的作品,四位都是无调性现代乐派(Atonality music )的知名音乐家。这种音乐的不和谐使导演战略性使用于电影中,以「不寻常」的音调而非「吓人」的音乐来扰乱观众的心理。

延伸阅读:德国铁路公司欲以「无调音乐」威吓游民,音乐家用无调演奏抗议成功!延伸阅读:让作曲家大放光彩的奥斯卡奖项-最佳原创电影配乐

▲ 当初因为太恐怖而未採用的 Lalo Schifrin 作品。

〈Tubular Bells〉这首曲子来自于前卫摇滚名家 Mike Oldfield 的首张专辑《Tubular Bells》。曲调基调轻柔、舒缓人心,在《大法师》上映前便大受欢迎。本片则是剪辑〈Tubular Bells (Part One)〉前奏,透过与电影情节相配合,这首曲子在电影中给予人们的感受截然不同。

雷根的母亲克丽丝于街头漫步,搭配优美的《Tubular Bells》、飘落的秋叶、万圣节装扮的孩童们和随风飘扬的修女服。如此普通的漫步,在导演、原曲、演员的合作下,片中人物场景的象徵意义与音乐完美契合。主角周围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其实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延伸阅读:滚石杂誌》读者票选史上10大毛骨悚然歌曲!

〈Polymorphia〉的经典之处在于透过48 位弦乐手 (24 位小提琴手,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手各 8 位 ) 去表现弦乐可发挥的可能性。波兰作曲家 Krzysztof Penderecki 使用如音堆(Tone Cluster)和音响作曲法(Sound Mass)等技术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不和谐的乐曲,告诉观众恶魔的存在以及也许一直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可能性,让人脊背发凉。本曲也被使用于《鬼店》(The Shining)中。

〈Night Of The Electric Insects〉出自 George Crumb 于1970年发行的专辑《黑天使》(Black Angels),整部作品是描述越南战争进展的哀歌,分为三大乐章,〈Night Of The Electric Insects〉出自于第一乐章。这部专辑也强调弦乐器的表现性,透过不寻常的弦乐效果,创造出超现实主义的氛围。这种类似噪音的存在扰乱了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甚至可以将恶魔与这种使人世间失真的噪音画上等号。整部专辑中有时演奏者需将乐器颠倒过来,搭配玻璃棒、顶针、水晶玻璃杯等物品演奏。

在 George Crumb 的职业生涯中,他以极具想像力的方式探索声音,以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s)突破技术极限而闻名,同时使用非常规记谱方式,为演奏者提供大量诠释空间,将听众带入传统乐器以外的世界。

音效特色

在讨论《大法师》中对于声音的运用时,除了如何制作出恶魔讲话的声音、呕吐声、360度转头等经典动作的声音效果之外,通常会提及本片如何绝佳地利用「沉默」和「静止」这二个元素:例如片头梅林神父在研究帕祖祖偶像时,野狗的咆哮声,梅林神父盯着帕祖祖的脸,层层叠叠的噪音和狗的打斗声使场景相当压抑,更使观众预知到整部电影一刻都不能放鬆。

接着,梅林神父抵达雷根家驱魔的画面,即本片的剧照,角色于路灯下的剪影、黑夜与微弱灯光的寂静氛围,无声地暗示他即将遭遇的威胁。

延伸阅读:嗨!【音乐工作者】如果星际大战没了声音:音效设计师Ben Burtt经验分享

▲ 图片来源:大法师官方 Facebook。

结语

不像后世许多恐怖片频繁使用突发惊吓(Jump Scare)作为主要手段,大法师中相对不多,并运用前述的细緻规划与手法,凸显出宁静表面下的骇人真相,充满许多细节巧思,无怪乎其获得奥斯卡最佳音效奖。

本片在明年将届满50年,没有原创音乐,但在剧组挑选下的配乐中使用的乐器都相当有趣,无调性乐曲捨弃大小调的概念带来独树一格的气氛。除此之外,音效的使用时机恰到好处,这不仅仅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描写人性的故事,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在人世间的挣扎于电影中展露无遗,特别反映出1970年代美国社会变迁下大众的心理,除了剧情本身外,透过配乐与音效更加强了主题的弔诡性,在50年后的今天看来仍历久弥新。

延伸阅读:嗨!电影配乐导论:配乐置入的方式以及工作流程(上)延伸阅读:嗨!电影配乐导论:配乐置入的方式以及工作流程(下)

▲ 图片来源:大法师官方Facebook。

撰文:Vanessa Kao

参考资料:M Plus、电影神搜、The Conversation、加点音乐、Slate、PBS SoCal、Riot Fest、Dangerous Minds、雪莉的音乐与生活、Tmd film

乐手巢杂誌 Vol.14 翻阅音乐巨星的炽热人生,5月24日发行: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4/

 《月光光心慌慌》:恐怖电影名家 John Carpenter 与无所不在的压迫感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