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资料

为什么吉他指板上要打点,还一定要打在那些位置?指板标记形成脉络的推论(一)

前言

为什么吉他指板上要打点,还一定要打在那些位置?指板标记形成脉络的推论(一)

这次的为什位置讨论与之前我曾涉及过的议题有些许不同。在过去的板上标记论述中,我提出的打点打那的推观点要不是个人的观察,不然就是还定对于已有结论的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但这次我想提出讨论的指板「吉他指板上记号的形成理由与位置选择」这项题目,是形成一个未成定论,没有任何可信服的脉络资料来源可供参考,但又常会被演奏者提出加以质疑的为什位置。

因此,板上标记在冗长的打点打那的推论述与图像讨论后所获致的,仍然是还定我个人的「推论」而非具有决定性的「结论」,毕竟提出作为讨论的指板作品的制作者多半早已作古,而在指板记号的形成决定这件事上,多数的脉络匠师是「依循既有、众人皆可使用」的为什位置模式来制作,在溯源上自然更加困难。

提出这个议题的目的,是试着提醒所有正在操作乐器的演奏者们:手上的乐器之所以形成今天所见的形式,并不是理所当然如此的。若是吾人能对于乐器上的部件、发声机制或辅助构件都能逐渐建立起本质性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能在器乐演奏上做出本质性的革新。

吉他与贝斯上的指板标记

操作各种吉他或贝斯的乐手一定早就知道:在自己乐器的指板上头的几个位置,有着明显与指板成色不同的标示。或是圆点、方块、藤蔓、文字数字亦或动植物图形,或是黏土、胶料、金属、贝壳、夜光材料甚或宝石;指版上可能没有、只有一个或是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但是琴颈的侧面一定会有,而且每只琴标的位置都一样。

在现行的吉他与贝斯上,这些指板标誌(Fretboard Markers)几乎没有例外的出现在第3-5-7-9-12-15-17-19-21-24琴格——如果您的乐器有到这么多琴格的话——的位置,如1970年代 Fender 常用的方块标誌(Block Inlay)模式还会追加第一格。但如果把观察范围拓展到如「有琴颈与指板的多絃乐器」这样更大的领域时,各式各样的变化就多了:没有琴格的小、中、大提琴也没有标示、但有些低音提琴有;曼陀林跟斑鸠琴等空絃调絃为五度的乐器也有点,但是吉他上第九格的位置被取代为第十格,一些吉普赛吉他或佛朗明哥吉他也是打在第十格。这是怎么回事?

▲ 在这只17世纪晚期完成的德制吉他指板上,由珠母贝与黑檀木构成的美丽图案并没有标示或分割指板的功能,是镶嵌装饰(Inlay)而非标记(Markers)。(资料来源:The Met)

Kiesel Guitars 为吉他手 Jason Becker 发行的签名琴款 JB24 的指板上大喇喇地以所处琴格位置的数字代替一般常见的圆点或方块图形;装饰性强烈但是具备应有功能,应被视为另类的标记方式。

▲ 资料来源:MusicPlayers.com。

乐器本应不该有标记

要解释指板上没有点或标记的理由比说明为什么要有简单多了:演奏者对于乐器的掌握与熟练来自于不断反覆练习修正错误,正确演奏的理由是来自于长期正确反覆练习产生的肌肉记忆。如果熟练乐器操作,对于使用某种演奏法发出某个特定音高就是由身体当时摆出的姿势所决定,与身体的姿态与听觉互动有关,跟视觉无关。因此,能熟练演奏乐器的演奏家根本不用「看」指板才决定其演奏内容,一切都是乐思、听觉与身体互动的反应,指板上有没有标示根本无关紧要。

是故,在吉他或其他乐器指板上加上标示,绝对不是必然或必要的。合理推测其理由,应为帮助尚未熟练的演奏者们,能更快速的借由视觉上的协助,建立对指板与音的认识;在真正熟练之后,这些标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 John McLaughlin 的 Rex Bogue “Double Rainbow” 订制吉他的指板上被称为「生命树」的图腾复杂到完全没有标示的功能,但这对 McLaughlin 神乎其技的吉他演奏完全没有影响。(资料来源:TalkBass)

标记的分野与存在的理由

于此也应将指板上的图案或标示做出区别:如果这些图案是「贯穿整个指板」,将整个指板视为施作的空间,则不论构成材质或图形为何,都应被当作是装饰性、不具乐器操作中指涉或象徵意义的镶嵌图案(Inlays);必须是同一种乐器广泛来说具有相同的标示方式,并且不是每一琴格间的空间都有内容,只在特定位置琴格间施作标记,合理认定其具有暗示或表徵某个音乐操作上的意义的图形,才是我们要讨论的指板标誌(Markers)。

虽然一般认定的双眼水平视场,也就是人类双眼最舒服的辨识区域大概有到60度的范围,但是若专注于某个位置的事物时范围会迅速缩小或变窄,一旦移动到别的空间位置时,就丧失了理解原来专注的位置与新注视的位置间的相对关系。在移动视角时,若是能有明显的标记作为每个视野范围相连接时之标的物或特徵,能更顺利的连接视角移动过程前后的景象与相对关系。

在大多数的相关资料或文献中,都将吉他指板上的这些点视为「让吉他手不用数格子就能定位」,能「帮助乐手快速找音」的工具。考虑到前述讨论的视角问题,在指板上能有若干标示,就实务来说确实对于找到特定音高或搞清楚目前所在的把位(Position,指板标示有时也叫琴格标示 Fret Markers 或是把位标示 Position Markers),但这只叙述到其功能,未能解释选择在这些位置的原因。

▲ 人眼构造使然,能清晰辨识视野中物件的区域只有从中心计算正负30度的区域。一旦眼睛或头开始转动寻找新的视野区域后,要能再回到相同的视野区域就需要可明显标记定位的物件以为协助。(资料来源:VRUI Library)

续篇中,将以音乐图像学(iconography of music)的角度切入,尝试由吉他的历史发展中,找出指板标示点的发展顺序与形成理由。

撰文:江大

🌛感受灵感不寐的音乐脉搏,乐手巢杂誌 Vol.18 「午夜台北」出刊: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8

琴絃发展史:核心材料发展(三)尼龙与合成材料下篇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74891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