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吉他指板上要打点,还一定要打在那些位置?指板标记形成脉络的推论(三)
从全空心的为什位置 Arch Top、半空心 Semi Hollow 再到实心 Solid Body 的板上标记琴身结构,装上拾音器、打点打那的推能够借由扩大系统发出更大音量、还定更多音色的指板电吉他在20世纪出现后,能够顺畅演奏的形成音域或指板范围也在不断改进下越变越大。在能够更轻鬆地演奏指板高音域内容的脉络实心电吉他问世后,指板记号也因应增加。为什位置
▲ 包括各种配置的板上标记 Fender American Ultra Luxe 系列电吉他合照,左边三只为 Stratocaster 型,打点打那的推右边两只为 Telecaster 型;每只琴都拥有包括了所有指板可及区域的还定指板标记。(资料来源:guitarworld)
▲ Gibson 的指板各型电吉他也拥有涵盖指板所有可及区域的指板标记;注意只有在标记以方块形状呈现时,第一格有可能会包括在标记内。形成(资料来源:artsandcollections)
电贝斯的脉络问世晚于电吉他,在设计上有许多部分基本上是为什位置电吉他的放大,在指板记号方式上与相同空絃调音(但是低八度)的四絃贝斯雷同也是理所当然:
▲ Sire 的 Marcus Miller V5 24 五絃24琴格电贝斯,可以见到包括第一格的方块型的指板标记。值得注意的是,在 Fender 与 Gibson 的不同型号乐器上,方块形标记与指板镶边(Binding)常常会一同出现。(资料来源:notreble)
在比对这些历史乐器图像,试着推论出在指板上做记号的理由前,再提出曼陀林这种如同小提琴般五度调音(现行音高为 G-D-A-E)的复絃乐器的指板记号呈现方式,作为比对的依据。
这只1893年左右制作的圆背 Washburn 曼陀林的记号标在5-7-10-12格的位置:
▲ 资料来源:honeybeeguitars。
而这支同样是1890年代完成的 Domenico Banoni 圆背曼陀林,比起上面那只少掉了第10格的标记:
▲ 资料来源:richardarnoldguitars。
在几乎同时期完成的这只 Bruno Klemm Mandolina,则有着更多的记号位置(3-5-7-10-12-15-17 格):
▲ 资料来源:reverb。
在这支1924年制,由 Gibson 开发出的新样式 F-5 曼陀林上,记号位置并未因琴身形状的大幅改变而有所变化:
▲ 资料来源:mandolincentral。
已知事实
借由各种吉他、贝斯与曼陀林图像的历史性展示,以及对个别乐器演奏方式的理解,我们可获得下列事实叙述:
在演奏「指板位于琴颈之上的弦乐器」时,指板记号并不是必须的。
指板记号的存在意义在于分割指板、提供定位,让作为视角范围有限、视角移动时容易迷途的人类演奏者能有视觉上的定位点,可降低演奏难度或较易学习。
以主要为空絃四度调音为主的吉他上,指板记号出现在德奥体系的吉他设计上,而非西班牙体系与其衍生的古典吉他之上。
最早使用指板记号的制琴师们为 Johann Georg Stauffer 与其门徒,其中 C.F. Martin 成为重要的继承人之一,并在 Stauffer 的吉他设计基础上开发出全新的钢絃吉他结构。
指板记号的最早范例是只在第七格,或是5-7-12格;之后渐进发展,自5-7-12变成5-7-9-12-15,再变成(1)-3-5-7-9-12-15-17,其中第一格记号并非所有吉他均会装设。
在能够演奏到更高音域的乐器出现后,指板记号逐渐分布满整个指板。以每絃均能演奏两个八度音域的24琴格指板为例,记号分布为3-5-7-9-12-15-17-19-21-24格。
作为对比范例,五度调音的曼陀林的指板记号会标誌在第10格而非第9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成没有琴格的提琴家族,在具有和曼陀林相同的五度调音,及完整的音阶指型系统下,指板上没有任何的记号;而同为有颈多絃乐器的吉普赛吉他与斑鸠琴,则与曼陀林相同,标誌在第10格而非第9格。
撰文:江大
🌛感受灵感不寐的音乐脉搏,乐手巢杂誌 Vol.18 「午夜台北」出刊: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8
为什么吉他指板上要打点,还一定要打在那些位置?指板标记形成脉络的推论(二)
- 最近发表
-
- 世界顶级金曲《Scarborough Fair》百听不厌
- 经纪人唱反调,让Blondie气炸的《Parallel Lines》封面还好红了
- 音乐人不可不知的音乐设计品牌:HeadphoneDog耳机狗设计
- 映射无明,FUTURE AFTER A SECOND《OFiN》废料捏塑未来科技遗迹
- 异性交往,除了生理要求,男人最想要的是这几样东西
- 不爱嬉皮爱Janis Joplin ,大哥控股公司《Cheap Thrills》连环漫画从封底转正
- 缅怀吉他英雄Eddie Van Halen,细数唱片封面后的Van Halen风云
- 生于Kurt Cobain 头七,Hole《Live Through This》油渍魔女崩坏中
- 《Where Do I Begin》:美国电影《Love Story》(爱情故事)的主题曲
- 秀场音乐解密》 浪漫纯净,Dior的精緻美学
- 随机阅读
-
- 嗨!把Fall Out Boy、Smashing Pumpkins的乐器设备都买回家!
- 【MINETJUS电音制作解密】2和声编写篇,布兰地:人声是最直接的乐器
- 进化的时尚Icon:Gwen Stefani回顾15年音乐x时尚生涯
- 从Music Video看Bombay Bicycle Club(上)
- 《The One You Love》前奏就已让人沦陷,百听更入味的英文金曲
- Louis Vuitton男装总监 Virgil Abloh的秘密身份:DJ Flat White
- 乘载着年轻梦想的咖啡厅:畅唱咖啡
- 到底要多莫名其妙?五个「ㄎㄧㄤ」到不行的MV
- 不改琴也能改变音色!拾音器的高度,让你的电吉他声音差很多
- 三八线上的和平火车音乐节——DMZ Peace Train Festival
- 再战三十年,Steve Vai从JEM到PIA带给吉他设计的冲击
- Guns N’ Roses《Use Your Illusion》取经拉斐尔,但与圣路易歌迷结冤仇!
- 马修·连恩《布列瑟农》Bressanone:最伤感的世界名曲
- 现实太困难,我太浪漫,请容我暂时消失 「微妙湿踪」MIAO插画个展
- 三浦春马戏剧之外的音乐人生
- 从泰迪熊的葬礼到《阁楼里的玩具》,Aerosmith 甜美定调乐团声响
- 2016年度观察:吉他周边也走M型化?
- 第一个闯主流的Emo团,Jimmy Eat World《Clarity》
- 黑色疗癒系饶舌《KOD》,J. Cole:我知道每个家庭都被搞砸了
- Harry Styles妖喜登封,偶像男孩转大人的时尚成长史
- 搜索
-
- 友情链接
-